语文教学如何做到长文短教.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长文短教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长文短教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经常困绕着我:课文长,课时 少,怎么处理?经处理?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行 之有效的方法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克服面面 俱到的弊病,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善于突出一 个重点,以此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本文就长文短教谈谈自己使用过年基本方法,供大家讨论。 一、以点带面法 有些课文,我们如能准确地把握知识点,有的放矢地组织 教学,就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而这 种“点”往往集中在个别词语上。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 文第九册《白杨》一文 , 只需抓住“高大挺秀”和两个“沉思” 便可使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思路豁然贯通,与此同时也把读书的 “金钥匙”交给了学生,①读课文,把形容白杨树的一个词语找出来。(高大挺秀)②“高大挺秀”是什么意思?要想理解这个词语,就得往下读,请同学读第三小节。练习:“你看那树多高?”说明白杨树(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 伞。”说明白杨树( );“你看它多直!”说明白杨树( )。③为什么不说“高大挺拔”,却说“高大挺秀” 呢?请同学读第一段。④作者赞美白杨树仅仅因为它“外秀” 吗?请同学读第14小节。爸爸这样说只是在赞美白杨吗?围 绕“高大挺秀”这个词进行辐射式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方法,而且深刻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借白杨的品质,来表白爸爸的心。最后抓住文中的两个“沉思” 引导学生探讨两次“沉思”的内容有何不同 , 从而使学生知道, 通过写爸爸的两次沉思,意在说明:老一代像高大挺秀的白杨 树那样扎根边疆,为建设边疆作出贡献;而新一代也像小白杨 树那样,“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二、以句穿文法 许多课文中都有点晴之笔。这种句子容量大,常能起到提 纲挈领,统领一段或一篇主要内容的作用。它与全文各个部分 都有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能将这个重点句的理解和课文思路, 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直达教学 目标。如《小音乐家杨科》一文中第七小节“要是能有一把小 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这句话高度概括了 小扬科酷爱音乐胜于爱自己的生命,在全文中起到了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扣住这句话设计问题进行读议。①问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扬科酷爱音乐?②扬科为了看一看,摸 一摸小提琴付出了什么代价?③为什么这么富有音乐天才的孩 子竟惨死在鞭下。这一问就把文中重点内容串联在一起,具有 较强的整体效应。议:小扬科酷爱音乐,但处处受到有钱人的 阻拦,当他禁不住小提琴的诱惑 , 在仅触动一根琴弦的情况下, 付出了自己年仅九岁的生命。再读文章结尾一句,深化知识: 白桦树也为他鸣不平,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有力控诉,进而 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这样一来,教学头绪单一,教路、学 路清晰,重点突出,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 三、以段学篇法 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 在教学中展示科学的教学思路, 在知识技能的讲解传授中尽量渗透特定学法和习惯,并突出教 学步骤 , 显示学习过程,就能使长课文平淡的教学充满了情趣, 效果会大不一样。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再见了, 亲人》前三段手法相似,都运用了感叹、举例、反问,教学重 点可放在“告别大娘”这一段上。依次出现这些要求:①读全 段画出重点句。②重点句表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③表情朗读重点句④把重点句前后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⑤ 按“略──详──略”的要求复述这一段。在对这一段精读的 基础上归纳学法 , 然后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告别小金花”、 “告别大嫂”。如此举一反三,既减少了重复劳动,又为学生 学之得法创举了条件,逐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我们 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直奔中心法 有些长课文中心外露,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概括出文章中 心,然后分析课文是如何表现中心的。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 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预习后后找出中心句: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然后围绕这一句返顾全文:① 课文首尾有何关系?②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鲁迅先生“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高贵品质的?③通过具体 分析后,出示练习:鲁迅先生为自己的( )想得少,为别 人的( )想得多?这样便产生了由揭示中心──分析内容 ──深化主题的教学思路,减缓了理解坡度,加深了知识的理 解。 五、引辩诱思法 由于认识理解能力的差异,小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常出 现差异,甚至各执一方,莫衷一是。对此可抓住时机,提挈矛 盾,引导争辩在争辩中深入体会文章内含,同时认识也可得到 统一。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