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产品数量的决定,也适用于要素使用量的决定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可以看作是生产要素的函数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因而,将上式对L求偏导就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叫做边际产品价值 举例 已知某厂商使用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8L 其中:Q为每日生产量,L是每日投入劳动小时数,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的价格是0.1元,小时工资为5元,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劳动的供给 (1)影响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1)劳动的价格—工资率; 2)劳动者的偏好。指劳动者对工作或闲暇的选择; 3)人口总量或人口规模; 4)劳动力与其它要素相比较的投放比率; 5)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及地理分布; 6)有关的立法制度和社会习俗; 后五个因素使劳动供给曲线发生位置变化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闲暇是一种财富”——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惜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许多发达国家的财富分配显现得比较均匀。位于北欧的丹麦、芬兰、瑞典等国的基尼指数都控制在0.2左右。绝大多数的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都控制在0.3以下。在发达国家中财富分配最为不均的美国,基尼指数大约为0.35。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评价: ①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或“差异”程度,而非收入分配的“公平”或“公正”程度;更能反映收入分配合理程度的是贫困线与贫困率。 ②要用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收入必须是全部实际收入。 ③基尼系数的数学意义大于经济学意义;若能给出一条公平的而不是平均的收入分布曲线,基尼系数才反映公平程度,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规则的公平,难有结果的公平。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此后,国家统计局竟然不再公布国内的基尼系数。此后的基尼系数大都是经济学者的估计。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 目前,现实中的贫富差距和利益分配矛盾,早已令中低收入居民普遍感到不满。猜测中国基尼系数不断升高,恰好为抱怨中国贫富差距扩大提供了证据。不过,中国的基尼系数真有这么高吗?安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灰色收入被低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2.利息 使用资本(或资本服务)的价格,或者说,资本所有权所得到的价格通常被称为利率。 利率或资本服务的价格等于资本服务的年收入与资本价值之比。 对于不同资本而言,它们的价值或年收入并不相同,但年收入逾资本价值的比率趋向于相等的趋势。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1.资本数量是可变的 单个个人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其他人资本拥有量的情况下来增加自己的资本资源。这就是“储蓄”,即保留其收入的一部分而不用于当前的消费。当一个人进行储蓄而非消费时,他就增加了自己拥有的资本数量。 二、资本的供给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2.长期消费决策 第一,长期消费决策就是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 资本供给问题现在归结为将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两方面进行分配的问题。资源所有者进行储蓄从而增加资本拥有量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从而有可能在将来进行更多的消费。这样,既定收入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问题,又可以看成是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 图8-18 长期消费决策 预算线的特点: 1,必须经过初始状态A点 2,倾斜程度有市场利率r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