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_十三陵.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游词_十三陵

口试导游词??明十三陵 ? 讲解顺序: 1:开场白 2:历史沿革 3:今日十三陵概况 4:石牌楼 5:大红门 6:长陵神功圣德碑 7:石象生 8:棂星门 9:结束语 ? (共2765字) 开场白(略) ?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天寿山脚下,这里埋葬着明朝13个皇帝,所以叫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1409)开始修建长陵,到清朝顺治初年建思陵,营建时间前后长达200年之久。明十三陵体系完成、规模宏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成、埋葬皇帝较多帝王陵墓群。2003年明十三陵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纪遗产名录》,成为中外游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 ? 明朝有十六帝,这里为什么只有十三陵呢?那是因为明朝有三个皇帝没有埋在这里,一个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个是明朝第二皇帝朱允炆;还有一个是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钰。明朝第一个在北京修建陵寝的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 ? 明朝永乐五年(1407)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在北京一带选址建陵。最后选中今天昌平区康家庄楼子营一带,作为陵址上报给皇上。朱棣亲自现场考察后,非常满意,封这里的山叫“天寿山”,选择“黄道吉日”开始动工修建陵寝。 ? 从永乐七年到宣德二年(1409-1427),历时18年之久,陵寝才大功告成。徐皇后先入葬,然后是明成祖朱棣本人。朱棣生前把自己的陵墓命名为“长陵”,这就是十三陵的“首陵”。 ? 长陵的后续装修工程并没有结束。明朝嘉靖年间,朱厚熜下旨修建了长陵的神道。大石牌楼,神道上的碑楼陆续建成。如此算来长陵最后建成历时130余年。这条长陵的神道,也随着明朝后续几位皇帝的陵寝依次完工,成为了明十三陵的主神道。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朱棣为什么要在北京修建陵寝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政治原因,一个是军事原因。 ? 政治方面是因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在南京登基后,曾多次派人寻找朱允炆,可一直杳无音信。再加上后来他又发动“壬午殉难”,大杀朱允炆时期的朝臣。朱棣在南京当皇帝,一直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的统治地位会被动摇。那还不如,迁都北京。北京是朱棣的根据地,他曾经在北京当燕王,亲信、心腹多在北京。那皇陵建在北京也就顺理成章了。 ? 军事方面是从战略考虑的。明朝初年,蒙古残余势力逃到漠北,成为明朝北方的一个长期威胁。而南京鞭长莫及,难以控制北方局势,北方不稳必震动中原,搞不好还会重蹈宋朝覆辙。所以朱棣迁都北京的同时在北京卜选陵址,是有战略意图的。而这一举措对明朝疆域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明史上曾经有两次由于政局不稳,皇帝本可回迁国都至南京,但后来都因为早在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在北京建陵这个极具战略意图的举措,而没有南迁。二这两次事件,一次是英宗被俘时,一次是明末朱由检作皇帝时。 ? 清朝入关后,在统治国家的问题上遇到极大的困难,为此朝廷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缓解老百姓激烈的反抗情绪。如暂缓实行剃发易服、恢复科举考试、重用汉臣,以及对明朝陵寝的管理。 ? 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每次南巡,都会特意到南京的明孝陵为朱元璋上香祭奠,而且特意走在明孝陵神道的右侧(古代以左为上),来表示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子成父愿”,下旨寻找明朝皇帝的直系后裔。找到后封官。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赐朱家皇室后裔为一等延恩侯,世袭。并且清廷在政府机构上专设司香使,也就是守陵太监,负责具体相关事宜。设陵户负责看管陵园建筑与陵区内的树木。 ? 民国时期最后一代延恩侯叫朱煜勋。由于他本人好吃懒做,又监守自盗,被民国政府撤销了他和看管陵区有关的一切职务,从此延恩侯退出了历史舞台。 ? 那现如今的明十三陵在政府的大力保护与修缮下,恢复了部分景观。整个陵寝是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十三个陵墓分别排列在天寿山脚下,一条道进出。左有象征青龙的蟒山,右有象征白虎的虎峪。山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在东南方,形成水潭,这就是有名的十三陵水库。这片区域还埋葬着23个皇后、1个皇贵妃、殉葬宫人数十,另外还有7座妃坟和1座太监坟。 ? 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是其中的四处,它们是长陵神道、长陵、定陵、昭陵。我今天要讲的是长陵神道。 ? 长陵神道总长7.3千米。因为陵区内其他各陵神道都是从长陵神道分出去的,清朝时有人称它为“总神道”。长陵神道的走向并不是笔直的。古人云“曲生吉,直生煞”,为了风水需要,长陵神道是随着地势的起伏而回转变化的。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及碑亭、石象生、棂星门等建筑。 ? 石牌坊位于神道的最南端,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我国现存营造时间最早、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的石质牌坊。它的建筑特点是“五门、六柱、十一楼”,通体以青白石料雕琢而成,体量巨大,比列协调,是中国古代石牌坊中的杰作。 ? 过了石牌坊我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