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茯砖茶的历史文化
泾阳茯砖茶——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山南麓,泾河之滨,八百里秦川中部,坐落着一块古老而又富庶的土地。自从秦汉起,她以三辅名区,京畿要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为华夏瞩目,这里素有关中“白菜心”的美誉 。她就是位处泾水以北的美丽的泾阳。
泾阳文物古迹荟萃。全国的五个第一都在这里。修造于战国时代的中国第一渠—郑国渠;建于明代的中国第一塔—崇文宝塔;中国第一班—安吴青训班;中国第一点—大地原点;中国第一砖—泾阳茯砖。在这片7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50多万泾阳人创造了辉煌产业—“泾阳茯砖茶”。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唐代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运输往来的,不仅仅只是丝绸,还有最重要的陶瓷和茶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茶叶和瓷器几乎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是带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历史意蕴的标志。茶叶随着丝路驼队的足迹缠绵不绝,一路流淌着醇厚绵长的清香。
要说到陕西的茶文化,可谓多姿多彩!唐长安城是中国茶文化向海内外传播的中心。从唐朝中期在陕西开创并延续到明清的“茶马互市”中,中原的茶叶和西域的马匹一直是最重要的贸易品种。 而陕西泾阳人在600多年前发明创制的茯砖茶鉴证着近代“茶马互市”那段尘封的历史。茯砖茶曾经成就了陕商“华夏第一商邦”的地位,今天它更加牵系着陕西茶人深藏心底的那份思念。目前,“泾阳茯砖茶”已经被列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这是一句赞誉泾阳茯砖茶的诗词。泾阳茯砖茶,肇始于宋代,兴盛于清至民国。历史上,茯茶西运主要靠骆驼驮、马载,销售后,回来带的主要是兰菸,甘、宁、青的毛皮、药材、香料、珠宝等;南茶北运泾阳后,回去主要带有在泾阳改制的兰州水烟和在泾阳加工好的皮货、中药材和泾阳产的硝盐及棉布。数百年来,“泾阳茯砖茶”承载着秦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友谊的见证。
一、泾阳茯砖茶简介
1、 泾阳茯砖茶的由来—不产茶的泾阳产出有名的“泾阳茯砖茶”。
【泾阳茯砖茶的由来】
据考,自汉朝张赛出塞打通了古丝绸之路开始,泾阳就是用川茶、湖茶销向西北牧区及丝绸之路上的茶叶集散地和中转站。茶叶主要是黑毛茶,古代交通不便,茶道主要靠马驮船载。历史上的南茶北运都是制成竹篾篓大包(为散茶,每包90公斤)长途运输,常有松包和散包现象发生。据考:约在北宋神宗熙宁年时前后,一泾阳籍茶商船运茶到泾,给茶叶洒水变小包入库;另有说法是茶到泾河码头,卸船时,有一些篾篓大包茶掉入河中,捞起运回县城作坊,晾晒渥堆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