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三文学配对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中三文学配对课程

2008年中三文学配对课程 年终考试形式 卷子分为: A组: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2题选答1题,每题25分) 一篇小说/微型小说 一首现代诗 B组:课外文学篇章赏析 (2题选答1题,每题25分) 一首现代诗 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 复习时请注意: 本地作家和诗人 台湾作家和诗人 作品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 一些友校考题的题目: 1.以下是闻一多《死水》的问题。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死水》一诗中的“死水”指的是什么?诗人如何从视觉上、嗅觉上 和听觉上去描写这一沟死水?(9分) 闻一多提出了新诗“三美”的理论。何谓“三美”?试以《死水》加以说明。(6分) 2008年光洋中学 答: (a)“死水”象征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在腐败贪污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分) 从视觉上,诗人以“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描写这沟“死水”,不仅臭得这样,还变色,发酵。“油腻”、“霉菌”都显示死水之脏。(2分)作者还用了几个色彩鲜艳的词语,如“翡翠、桃花、罗绮、云霞”来装点,更突出“死水”令人憎恶的特点。(1分) 从嗅觉上,“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这是强调“死水”发酵的情形:“死水”如酒,臭气熏天,泡沫如珠,乱蚊成群,这些描写,将诗人憎恶与绝望的感情再推进一步。(2分) 从听觉上,诗人着重描写“死水”的一片沉寂。这沟“死水”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在一片无声的死寂中,只有青蛙的鸣叫,这也算是它的一点可怜的“歌声”(2分)。在反讽意味很强的语句中,将憎恶与绝望的感情,推到了更高的境界。(1分) (b) (引言)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指的是诗歌的音乐之美(音节)、绘画之美(辞藻)和建筑之美(结构) 音乐之美:主要体现在音乐和押韵上。《死水》中每句都由两个字或三个字的音尺构成,句中二字音尺和三字音尺相间隔(1分),加上每句收尾都是双音词,二、四押韵,读起来铿锵有力。(1分) 绘画之美:《死水》讲究词藻。它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富有色彩的美好形象来描绘“死水”中“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霉烂生锈后出现的假象。(1分)又用“绿酒”、“白沫”、“小珠”、“花蚊”等作比喻,刻画出一沟死水具有的特征并给人以厌弃的联想。这种“以美为丑”的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1分) 建筑之美:《死水》一诗共五节,每节都是四行,每行都是九个字,整齐划一,被称为“方块体”。(2分) (总结)由于《死水》充分体现了新格律诗的“三美”,奠定了新格律诗在诗坛上的地位,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以下是余光中《等你,在雨中》的问题。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地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 诗人描写在雨中等待情人的心情是错综复杂的。试从原诗中分析诗人这种心情的转变。(9分)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余光中诗歌作品中“情通古今,意贯中西”的特色。试从诗歌中举出两个例子加以分析。(6分) 2008年光洋中学 答: (a) (引言)诗人余光中在《等你,在雨中》一诗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少年在雨中等待一个美丽纯洁的少女内心焦急复杂的状态。 第一节,等待的心情是起起落落,患得患失,但又不失对美丽爱情的热烈追求。“蝉声沉落,蛙声升起”的原因是因为雨,因为黄昏的关系,这是午后至黄昏的时间的推移,即等待时间之久。诗人也巧妙地以自然界声响的此起彼落,来暗示着等待中的心情。“造虹”的璀璨夺目和“红莲”的艳丽,象征着诗人热情如火的心,对感情的执著,对爱情的憧憬,不会因雨水而熄灭冷却。(2分) 第二节,一句“你来不来都一样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