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迪庆藏族自治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前言 2000年11月16日,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局委托由我负责,组成课题组,完成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林业厅下达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任务。鉴于该项调查可以为我州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积累基础数据,我们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根据要求,需要调查的目的物种有9个:油麦吊云杉、澜沧黄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榧树、毛红椿、光叶珙桐、独叶草和香果树。调查内容是这些目的物种在迪庆州的存在状况,分布范围,所处植物群落类型,目的物种在所处植物群落类型中的株数和蓄积量,以及目的物种所受威胁的因素和受威胁程度。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在《云南省重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实施细则》和《云南省重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手册》中都有规定。 调查完成时,规定要提交的成果材料有:1、《迪庆藏族自治州国家重点保??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2、《迪庆藏族自治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图》,3、每个目的物种的凭证标本6份,4、每个目的物种的生境照片、全株照片、花和果的特写照片,5、成果汇总后的磁盘文件,6、《工作总结》。规定调查课题结束时间在2001年1月20日以前。 由于调查课题时间紧、任务重,签定合同后,立即组成了课题组开展外业调查和内业工作。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目的物种的野外分布踏查、样方调查和内业数据整理等工作。形成了这份调查报告。特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对该报告中的有关内容给予仔细审阅,对不足和错误之处提出批评和改正意见。 方震东 2001年1月20日 1迪庆藏族自治州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在东经98o37‘-100o23‘,北纬26o57‘-29o12‘之间。北部和东北部与四川省连接,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面、西南面和南面与怒江州接壤,东南部与丽江地区以金沙江为界。境内南北最大跨度为225公里,东西最大距离为167公里,土地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全州辖中甸、德钦、维西三县。 1.1.2地质地貌 本州地势北高南低,山系和主要河道均为南北走向,并排纵列,由西向东依次为怒山山脉(沧怒分水岭)、澜沧江、云岭山脉、金沙江、中甸高原(沙鲁里山脉)。德钦县西北部怒山山脉北段通常称为梅里雪山和太子雪山,是滇藏界山。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最低处为维西县南部碧玉河与澜沧江交汇点,海拔1600米,相对高差5140米。境内三大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巴拉格宗雪山、哈巴雪山等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发育着季风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全州80%以上的地面海拔在3000米以上,绝大多数山地处于高寒层,是云南省境内海拔最高的区域。 迪庆所处的横段山脉在地质上是个巨大的构造带,远在6亿年前的震旦纪就已存在,以后在多次构造运动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距今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在强大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巨大褶皱和断层,同时伴有大量岩浆的侵入,形成了初期的横断山脉。现已探明的铁、锂、镍、铬、锡、铜等矿产,就是当时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到距今3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再次同整个青藏高原一起抬升,才基本奠定了本区的自然面貌。第四纪的更新世是世界范围内的冰期时代。据一些人的研究,第四纪以来本区域曾经历有四次冰期。在冰期-间冰期的气候转变过程中,一方面引起河流和泥沙的改变,河流发生下切、堆积再下切,最终便形成了今天这种雪岭逶迤、江河蜿蜒的地理格局;另一方面引起气候的冷暖变化,促进了植物群落进退、升降的演变。 迪庆州在地质构造上处于三江印支褶皱系弧形转弯受急剧挤压而变窄的部位,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本区内地层发育较全,除白垩系外(暂未发现)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分布。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类型复杂,岩浆岩出露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其中火山岩出露面积1500平方公里,深成岩出露面积500平方公里。岩石的旋回质作用十分显著,在火成岩和灰岩地区岩石裸露、蹦塌和岩屑泻流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悬崖峭壁和倒石碓;而在片岩、千枚岩及板岩分布地区则以滑坡及片状冲刷等形式活动,谷坡比较破碎;在宽谷段有明显的3-4级阶地。 1.1.3气候水文 迪庆州属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oC,最热月平均气温11.6-24.1oC,最冷月平均气温-3.8-7.7oC,无霜期129-197天,是云南省气候最冷的地区。有以下特点: ①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在118.1-133.7千卡/平方厘米·年之间,最大值在五月。 ②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本州地处低纬度高原横断山脉南段北端。大气环流和地表结构在自然区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