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VIP

江苏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一周双练冲刺模拟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2)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3)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必将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 。 A.体味 不只 厚此薄彼 B.体验 不止 顾此失彼 C.体验 不止 厚此薄彼 D.体味 不只 顾此失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这学期,该校配置了指纹考勤仪,老师们进出校门时会对其指纹进行快速核对,从而准确记录老师的出勤情况。 D.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凡符合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左右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爸爸给在北京工作的袁刚打电话:“我和你妈想年底时让你们兄弟俩回家团聚,大家一起乐呵乐呵,一定要记得到时回来呀。” B.李毅是宏志中学的办公室主任,该校将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议,给兄弟学校发请柬说:“欢迎届时惠顾指导,我校一定会热情接待虚心学习。” C.法官严肃地宣布:“传证人张南生到庭”,并告知张南生应该如实陈述自己所知的情况,作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一位想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自荐信写道:“贵校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梦寐以求的顶级名校。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 4.下列各句中比喻运用恰当的项是(3分)( ) A.每当看到这张相片,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浪漫的少年时代,那些金色的华年洒满阳光,回荡着轻快的旋律。 B.作风浮躁的人是不能做好调查研究的,即使是下基层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还不是井底的青蛙,一会儿沉到了水底下,一会儿又浮到水面上来。 C.这女人编着席,不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D.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学校进行了百日誓师动员,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挡,冲垮了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 5.宗白华:“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 B.诗和画的分界不会泾渭分明 C.诗和画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D.诗和画不能也不必互相代替。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芋老人传 周 容 (1)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2)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3)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4)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5)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周容,明清之际文学家,有民族气节,明亡后,一度为僧,康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