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基础与诊断)讲稿.DOC
中医学(基础与诊断)讲稿
第一章 中医学导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
2、辨证论治
(三)《中医学(基础与诊断) 》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本课的重点、难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是在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了解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特点。
1《黄帝内经》是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典,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2《难经》对内经学术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发挥,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断治疗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奠定基石
4《神农本草经》最早药学专著奠定了药物学发展的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耳等。
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就是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
(2)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要明白辨证论治的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病、症、证三者的概念和区别。
“病”是疾病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
“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
“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
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辨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利水退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的经典著作,了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代表性医学成就著作和人物。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整体观、辨证论治的运用概况。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概念的形成
2、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3、阴阳的特性
4、阴阳的相互关系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解释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诊断
指导疾病防治
归纳药物的性能
本课的重点、难点
(一)阴阳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代表1、两个相互对立事物。2、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两个方面。《易传》 “一阴一阳之谓道。”《医原》 “天地与人,不外阴阳二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特性:1、相关性:指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2、普遍性。3、相对性:体现在阴阳的可分性、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原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内蒙古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金属粉末冶金材料.PPT VIP
-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pdf VIP
- 《电工基本技能》教案项目五任务二 开关类低压电器的拆装.docx VIP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建筑工程).xls VIP
- 连翘的育苗技术.pptx
- 第16课《诫子书》(教师版).docx VIP
- 跨部门合作流程与沟通模板.doc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电工基本技能》教案项目五任务三 接触器的拆装.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