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接考复习之生物试题解析
生物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部分(30题) 2.右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4.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 B.当温度为某一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5.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 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C.遮光比例不影响叶绿素a/b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从表中数据不难判断A正确。注意第一列数据为遮光比例而非透光比例。比较第3列与第4列数据可知B错;第2列数说明C错;净光合速率为0正说明了在进行光合作用。 6.右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解析:叶绿体基质中消耗ATP;b点CO2浓度低不利于三碳化合物产生;a、b两点的光照强度相等。 8.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解析:卵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非基因重组,而且一定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而产生该细胞。正常男子可能是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会产生含白化病致病基因的精子,所以D选项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不为0 。故选C 10.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 在显微镜下,通常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来判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对如图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组和基因的判断正确的是A.在该细胞中,①②③④属于一个染色体组B.在该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2个(一对)C.在该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所有性状的两套基因D.在该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所有性状的四套基因 解析:题干中有“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来判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这一重要信息,是对选项的暗示。图示为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选D。注意是“含有控制生物所有性状的四套基因”而非所有基因,也非所有表现型等。 13.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 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说明夫妻均为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切妻子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A选项没问题;B、C为减Ⅱ中期,由于不考虑基因突变,所以应是在卵细胞形成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叉互换。显然D是不可能的。 14.“M s”蛋白是一类与溶液中有毒镉离子有很强结合能力的蛋白质;超磁细菌是一类在外磁场作用下能做定向运动的细菌。某超磁细菌细胞膜上不含“M s”蛋白,另一细菌细胞膜上含有“M sp 1”蛋白,但不是超磁细菌,如何利用这两种细菌培育出具有“M s”蛋白的超磁细菌?请选出最不可能采用的技术或方法A.基因工程 B.DNA重组技术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解析:注意是“选出最不可能采用的技术或方法”,细菌为原核生物,是不进行有性生殖的,若杂交育种需通过有性生殖。故选C。 15. 右图示哺乳动物生殖过程。其中b为卵细胞,c为体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动物1是有性生殖产生的,动物2 是克隆得到的,克隆动物为无性生殖,通过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所以选 B。 16.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先经历a,再经历cB.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不定向C.b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导致了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 解析:图中a、b、c分别为地理隔离、生物进化和生殖隔离,①~⑥表示甲、乙两个种群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进化的原因是突变与重组和自然选择,而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此模式为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的一般模式,但多倍体的形成不是这样的。有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ABD皆错。 17. 如图表示GA(赤霉素)、ETH(乙烯)和IAA(吲哚乙酸)的关系,“ + ”表示促进,“ - ”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和IAA均可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B.GA可以通过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伦理》课件 第十二讲 “一带一路”与中国工程的跨文化交流.pptx VIP
- 公司员工考勤表.doc VIP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国家的儿子》课件.pptx VIP
- 2025年4月自考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含评分参考.docx VIP
-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绘本故事ppt课件.ppt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精品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赋能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pdf VIP
- 第九讲: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工程伦理.pptx VIP
-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经) 学堂在线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习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技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