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材市场、贸易和环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木材市场、贸易和环境

中国木材市场、贸易和环境 朱春全 罗德内·泰勒 奉国强 鸣 谢: 作者在此感谢帮助编写此报告的人士。詹姆斯·黑维特(James Hewitt)做了贸易相关的统计分析,并就编写提出了宝贵意见。凯 特·福勒(Kate Fuller)和安延女士为本报告的编写提供了特别 编辑和研究帮助。陆文明、孙秀芳、崔平、董珂、刘永敏、周少州、 米瑞尔·派林(Mireille Perrin)、萨拉·理查德森(Sarah Richardson)为本报告做了很大贡献。 作者十分感激那些为本报告的各草稿提供了反馈意见同行审 阅者。特别鸣谢国际林业研究中心的克里斯·巴尔(Chris Barr) 和克里斯地安·科撒尔特(Christian Cossalter)、中国林业科 学研究院的施昆山、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派瑞克·德斯特(Patrick Durst)、森林趋势的安迪·怀特(Andy White)、TRAFFIC 国际 的马科斯·菲普斯(Marcus Phipps)和陈新康(Chen Hin Keong)、 TRAFFIC – 东亚的科里格·科克帕里克(Craig Kirkpatrick)、世 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的科里斯·艾里特(Chris Elliott)和诸斯丁·斯 坦德(Justin Stead)、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的郝克明(Jim Harkness)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远东的艾赖可斯·蓝可尼 (Alexei Lankin)。 同时感谢中国科学出版社和李峰先生帮助出版本报告。 由于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联盟、 TRAFFRIC-东亚和 Rufford Maurice Laing 基金会的慷慨资助,本 报告才得以出版。 ii 前 言 作为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中国理事会的成员,有殊荣同理 事会成员参与很多讨论,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中国领 导人在努力平衡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又必 须维持自然资源,所面临挑战的规模和复杂性,常常使我不知 所措。 林业行业面临的挑战同其他行业的挑战一样令人却步。中 国是木材和纸张的中等消费者。美国人均木材消费是中国人均 木材消费的十七倍。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和经济快速增 长的大国,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对世界森林资源具有巨大且不断 增加的影响。 根据本报告,在2003年,中国的森林和人工林所生产的工 业用材为7900万立方米,不足国内消费和出口需求的1.73亿立 方米的一半。中国的国内需求须采伐1.38亿立方米的原木,同 时中国的加工厂消化另外的3500万立方米,进行产品生产,出 口其他国家。因此,最终被其他国家消费的中国木材加工产品 的比例在增加。 中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多数原始林几世纪前就已经砍 伐,而且近几十年的过度采伐已经使剩余的成熟林枯竭。1998 年,中国为应对长江以及其它江河的水灾、北京地区加剧的沙 iii 尘暴以及森林生产力下降,开始了宏伟的政策改革。改革包括 禁伐和恢复土壤侵蚀地区森林植被的激励措施。尽管这些改革 措施仍在实施之中,但却是该问及这些措施是否成功,以及在 不进一步使森林资源退化的前提下,中国如何能提高国内木材 生产这些问题的适宜时候了。 本报告也探讨供应中国木材的国家森林采伐产生的环境 影响。在很多供应国,木材采伐调控差,环境代价高。本报告 提出了中国政府和贸易伙伴可采取的措施,协同那些以中国为 生产基地的公司,不鼓励进口非法来源和破坏性采伐的木材。 中国副总理曾培炎2003年11月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