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 考点1 种群与群落相关知识整合 1.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分析 2.“S”型曲线与“J”型曲线比较 ??????????? ?????????? 种群增长 率曲线 ????????????????????? ? 曲线 环境资源无限 环境资源有限 前提条件 “J”型曲线 “S”型曲线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 曲线形成 原因 无K值,增长率保持不变 有K值,K/2时有最大增长率 K值 种群增长 速率曲线 3.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保护K值,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 降低K值,改变环境,使之不适合鼠生存 K(环境最大 容纳量)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防止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这样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的效果 K/2(有最大 增长率) 捕鱼 灭鼠 5.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 ????? 寄 生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互 利 共 生 举 例 特 点 能量关系图 数量坐标图 关系 名称 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 捕食 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 竞争 6.群落结构的类型 大多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嵌分布 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 表 现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陆生:光照、温度 水生:光、温度、O2 原 因 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含 义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比较项目 7.群落演替的类型 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 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 实 例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 较快 缓慢 速 度 经历的时间短 经历的时间长 时 间 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过 程 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基质与环 境条件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起 点 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 类 型 考点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相互关系 2.生态系统的成分比较 最活跃的成分 帮助生产者传粉、传播种子等 (1)绝大多数动物; (2)寄生生物 异养型 生物 消费者 必需的主要成分(基石) 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引入生物群落,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1)绿色植物; (2)光合细菌和蓝藻; (3)化能合成细菌,如铁细菌、硝化细菌 自养型 生物 生产者 必需成分 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 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 地 位 在生态系统中 的作用 各成分的组成 归 类 成 分 联 系 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 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1)腐生细菌和真菌; (2)腐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异养型 生物 分解者 各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生态系统的功能比较 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信息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单向或双向) 多种途径 生物与生物或生物与无机环境 信息 传递 生物圈 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全球性 生态系统 物质 循环 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物链和食物网 太阳能 能量 流动 范 围 特 点 途 径 来 源 联系 区 别 项目 4.三种金字塔的比较 一般为正金字塔 特点 形状 生物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 正金字塔 一般呈正金字塔,有时呈倒金字塔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总生物量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 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每一阶 含义 生物量(现存生物有机物的总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象征含义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1.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原理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