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VIP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10祭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祭欧阳文忠公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①,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②,立定大计③,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注】  ①顾念后事:仁宗无子,欧阳文忠公议立仁宗的侄子赵曙为皇子。②指顾:手指目视,比喻迅速。③大计:指立赵曙为帝一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夫事有人力之可致    致:实现 B.窜斥流离 流:放逐 C.不居而去 居:居功 D.而其谁与归 归:回去 【解析】 归:归依。 【答案】 D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 不能容于远近 B.以其公议之是非 以其无礼于晋 C.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三军既惑且疑 D.而其谁与归 吾其还也 【解析】 A项,于:介词,在/被。B项,以:均为介词,因为。C项,且:表示递进关系,况且/表示并列关系,又。D项,其: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副词,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答案】 B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然天下之无贤不肖 A.将军身被坚执锐 B.素善留侯张良 C.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D.函梁君臣之首 【解析】 A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意动用法;D项,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A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功名成就,不居而去”一语可以看出欧阳修不矜己功、为而不恃的优秀品格。 B.文章第二段用了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修的创作特点:内容充实,文辞华美,流畅婉转,气势盛大。 C.文章开篇提出欧阳修之死“而亦又何悲”,此是正话反说,正表现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悲哀。 D.文章分别从欧阳修的为人、坎坷仕途、功名成就等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欧阳修的崇敬之情。 【解析】 C项,赏析不当。“正话反说,正表现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悲哀”错误,从文中看,作者对欧阳修生前死后做了高度评价——一生无悔,因而从这一角度来说,确实不必悲伤。 【答案】 C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只有先生您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享有盛名,死后又能够流芳后世,一个人假如能够像这个样子,那也就满足了,又有什么好悲伤的? (2)您出仕后又隐退的行为,又几乎就是英明的魂魄、灵气(的体现),它不会随着身躯的死亡而腐散掉,将会长存在箕山之侧、颍水之滨。 【参考译文】 大凡事情用人力可以做得到的,尚且难以预料;更何况(有些事情)天理幽冥难懂,又哪里是人可以推知的呢?只有先生您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享有盛名,死后又能够流芳后世,一个人假如能够像这个样子,那也就满足了,又有什么好悲伤的? 像先生您气度恢宏、资质深厚、智慧高超、见识远大,再加上学术的精深微妙,所以充满在文章里,表现在议论中,是那么的豪放杰出,高峻雄伟,奇特巧妙,不同凡俗。那蓄积在胸中的,浩瀚得有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