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苏轼诗歌的月意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苏轼诗歌的月意象

第 2 卷 第 1 期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Vo1.2 NO. 1 2012 年 1 月 JOURNAL OF SOUTH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Jan. 2012 论苏轼诗歌的月意象 胡秦葆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430) 摘 要: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也是一位擅长描绘月意象的名家。在苏轼的艺术感 觉里,月亮是美好的,多情的,无私的。在苏轼的诗歌作品中,月意象寄托着游子们的乡愁,传达着恋人们的相思,表 现江山之秀美,抒发思古之幽情,激发和启迪着我们考量人生、返朴归真。苏轼诗歌月意象对后世作家的诗词创作产生 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苏轼;诗歌;月亮;月意象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73X(2012)01-0006-06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激发 一、苏轼诗歌月意象的基本类型 并温润了中国古老的哲学和艺术。与此同时,月 苏轼是继李白之后的又一位写月名家,虽然 亮也是华夏子孙爱国主义精神投射的聚焦点,它 他的咏月诗词不及李白咏月诗歌的数量繁多,但 见证了历朝历代戍边将士们的家国情怀,正所谓 仅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即可见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啊。即使 不凡的气势,也许正是他继承了李白的浪漫情怀 在今天月亮意象仍然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占据着相 和宝贵品格,才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当重要的地位。一轮明月圆缺盈亏,银河浩渺, 娟”的千古佳句。不仅如此,苏轼还在被贬黄州 见证了华夏历史的风云变幻、枯荣盛衰。而炎黄 期间,多次于月明星稀之夜,邀约三五友好泛舟 子孙心目中那轮艺术的明月却永远都是月出皎 长江,顺流而下。诗人和游伴们一起“诵明月之 兮。咏月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一道引人注目的 诗,歌窈窕之章”,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 亮丽风景,滋润着国人的心灵。月亮这一自然景 还酹江月”的感慨。可见,苏轼对月亮是情有独 观引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无穷遐想。他们把月亮 钟的!在苏轼的艺术感觉里,月亮是美好的,多 当作传情达意的艺术载体,对月咏志,望月抒 情的,无私的。在苏轼的诗歌作品中,月意象寄 怀,千种思绪,万般情感,自然涌上心头,留下 托着游子们的乡愁,传达着恋人们的相思,表现 了多少千古流传的动人篇章。现在让我们从苏轼 江山之秀美,抒发思古之幽情,激发和启迪着我 的诗歌作品中去感受月意象那永恒的艺术魅力。 们考量人生、返朴归真。苏轼诗歌月意象对后世 收稿日期:2011-09-08 作者简介:胡秦葆(1954—),男,湖北赤壁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化 学、创意文化。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