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2%腐植酸类农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
目 录
1 前言 1
1.1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进展 1
1.1.1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 1
1.1.2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 2
1.1.3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研究 5
1.2腐植酸类农药的研究进展 7
1.2.1腐植酸的研究历史及进展 8
1.2.2腐植酸的多功能特点与农药应用研究 9
1.2.3腐植酸类农药的研究进展 11
1.2.4腐植酸类农药多功能特点 12
1.3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3
2 材料与方法 14
2.1试验条件 14
2.1.1供试作物 14
2.1.2调查和防治对象 14
2.1.3试验地基本情况 14
2.2供试药剂及来源 15
2.3试验设计及处理 15
2.4药剂试验地管理 15
2.5试验方法 16
2.5.1 发病影响因子调查 16
2.5.2室内抑菌效果测定 16
2.5.3田间药效试验调查 17
3 结果与分析 17
3.1影响苹果树腐烂病的相关因子分析 17
3.1.1品种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 17
3.1.2树龄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 18
3.1.3园内卫生状况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 18
3.1.4树势与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关系 18
3.2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结果分析 18
3.3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与分析 19
3.3.1不同药剂处理对新病斑的病株率的影响 19
3.3.2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复发率的影响 20
3.3.3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21
4 结论与讨论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前言
苹果树腐烂病(Valsa mail Miyabe et Yamada)是生产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随着果树树龄的增长,发病趋势日趋严重,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在40%左右,严重者可达85%[1],对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已成当前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化学防治是解决苹果树腐烂病的有效途径,但随着病菌抗药性增强和人们对化学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开发农药[2]如腐酸(Humic Acid)类农药苹果树腐烂病。展
苹果树腐烂病于1903年在日本首次发现,1909年由宫部和山田定为Valsa mail Miyabe et Yamada。1915年三浦详细研究了该病的发生过程[4]。1972年日本小林享夫认为该菌除侵染苹果属外,还能侵染梨、桃、樱桃、梅、杨、柳等,据其病原菌形态主张更名为V. ceratosperma (Tode et Fr.)Maire。我国1900年前后从日本引进苗木,1916年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发现该病。1948~1949年及1960年曾两度在辽南地区大流行,造成大批果树死亡[5]。因为苹果树腐烂病菌有潜伏侵染特性[6],所以有人认为我国最早的病原来源有可能是从日本引入苗木带入的。李美娜研究认为,中国苹果腐烂病原菌的来源有两种可能:其一从日本引入苹果苗木带入了该病菌,其二是原产在中国的野生属的一些中尚存在这种病菌。
苹果树腐烂病原菌为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生在子座里3~14个,多为4~9个,子囊壳球形或烧瓶形,直径320~540微米,喙长450~860微米,顶端具孔口;子囊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大小28~35×27~10.5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腊肠形,单胞无色,大小7.5~10×1.5~1.8微米。
苹果树腐烂病原的无性阶段(Cytospora sp.)属于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据报道,Cypspora sp. [7,8]、苹果壳囊孢Cypspora mandshurica[9-11]、梨壳囊孢C. carphosperma[8,11]、仁果壳囊孢C. microspora[9]、核果壳囊孢C. leucostoma[8]、桃干枯壳囊孢C. cincta[12],均可侵染苹果。另外,Ashkan等[13]报道蔷薇变红壳囊孢C. rubescens在伊朗也可侵染苹果。而Sakuma等[14]研究认为C. sacculus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国内近几年也有教科书将我国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定为C. sacculus[15]。但Fan等[11]根据自然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形态测量结果认为,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为苹果壳囊孢和梨壳囊孢2个种[16]。有报道其无性阶段还有C.rosarum Grev.称蔷薇壳蕉孢菌。菌丝初无色,后转为墨绿色或橄榄色,有隔,大小2.0~7.5微米,内含油珠,冬季较多。菌丝生长10~15d后,在表皮层下形成外子座,黑色、圆锥形,可穿破表皮外露,内含一个分生孢子器,直径517~1650微米,高430~1300微米,成熟时形成一室或多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QI)与气象条件分析转转大师.doc
- (Superpave-13)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SBS改性沥青).doc
- (Ti,W)C增强高锰奥氏体钢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磨耗量的研究.docx
- (一)、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doc
- (xxx)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6级生物工程专业参观(实习)报告.doc
- (二)复杂词组层次分析举例.doc
- (工程公司)通信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隐患的控制与处理QC成果正文.doc
- (修改后)护理干预对缓解癌症疼痛的重要性.doc
- (工程造价)工程经济学习领域课程标准.doc
- (广工贸)《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曾小军).doc
- DB51_T 3137-2023 柑橘园间作豆类栽培技术规程.docx
- Q_HY 07-2023 低温阀门技术条件.docx
- DB52∕T 1454-2019 精神病专科护理服务基本规范.docx
- T_XJZJXH GY10002.2-2024 “新疆品质” 特色产品技术规范 薰衣草精油.docx
- DB21_T 3981-2024 滑菇采收贮运技术规程.docx
- DB1308_T 368-2025 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307_T 454-2024 谷子品种 张杂谷6号.docx
- DB36T 1574-2022 食品快速检测结果验证通用技术规范.docx
- DB13(J)∕T 202-2016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标准.docx
- DB21_T 1564.9-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 抽水试验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