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海上英魂-s.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海上英魂-s

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平日饲养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十六人获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③邓世昌落水以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平日饲养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十六人获救以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这段话写出了邓世昌等人的铮铮铁骨,为了祖国宁死不屈。 朗读:读出邓世昌视死如归的精神。 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敌强我弱,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虽然北洋舰队将士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战斗,重创多艘敌舰,但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失败的结局。然而,邓世昌率领爱国将士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怎样的?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敌强我弱,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虽然北洋舰队将士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战斗,重创多艘敌舰,但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失败的结局。然而,邓世昌率领爱国将士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第一句话既总结了我军战败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敌强我弱,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肯定了我军将士的表现和战绩:“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战斗,重创多艘敌舰。”第二、三句话指出:我军将士虽败犹荣,他们“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邓世昌虽死犹生,“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始末为线索来叙事写人,为什么题目不用《中日甲午战争》,而命名为《海上英魂》? 本文是通过叙事来歌颂赤子情怀,表达对邓世昌们这样的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哀悼,希望这些永远长眠在大海中的英魂能够安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课后练习第2题 “置之度外”和“同归于尽”是邓世昌驾驶“致远”舰之前的豪言壮语,也是他后来以身实践的壮烈之举,他说到做到、义无反顾。 体现了邓世昌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霎、锚、霄、频、屡、舵 屡中敌舰 乘风破浪 惊慌失措 侵略 纵横驰骋 劈波斩浪 响彻云霄 战舰 频频发炮 慷慨激昂 伤痕累累 呼啸 硝烟弥漫 同归于尽 置之度外 提督 毫不示弱 同仇敌忾 舍身报国 霎时 敌强我弱 目瞪口呆 魂飞魄散 毅然 奋勇杀敌 战火熊熊 惊恐万状 起锚 熊熊大火 壮烈牺牲 宁死不屈 掌舵 毫不示弱:丝毫不表示自己很弱。常形容在强者面前不畏惧。 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 管 带: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用此称。 频 频:屡次,连续几次。连续不断的。 旗 舰:某些国家的海军舰队司令、编队司令所在的军舰,因舰上挂有司令旗,所以叫舰旗。 置之度外:度:考虑。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同归于尽:尽:完尽;完结。一同死亡或毁灭。 乘风破浪:乘:利用。船乘着风势,冲开浪头。 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发展。 魂飞魄散:形容非常惊恐。 鱼 雷:一种能在水中自行推进、自行控制方向和深度的炸弹。略呈圆筒形,由 舰艇发射或飞机投掷,用来攻击敌方的舰艇等。 重 创:受到严重的损伤。 宁死不屈: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晚清北洋海军爱国将领(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人。少年时目睹西方列强军舰在中国海区横行,立志献身保卫海疆。1888年,北洋海军成立,任中军中营副将、“致远”舰管带。以治军严格、忠勇刚正闻名。 邓世昌(1849~1894) 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十四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致远”舰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