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
* * 一、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 2、个别朗读诗文; 3、利用文下注释,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我好停顿、语调与感情,体味情感,读出韵味。再齐读。 三、诗文鉴赏 阅读诗文,思考问题 问题(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复述诗文大意。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问题(2)诗文中哪个词语能点明主旨? 明确:怨恨 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最能揭示诗文主旨和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 1、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2、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揭示主旨和情感。 所以说,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就能够更好的明白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 问题(3)这首诗咏怀的是王昭君,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如果不是,那写的是 什么? 明确:不是写怨恨,而是写景。 问题(4)那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画面)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描绘了一幅群山连绵起伏,江水奔腾不息的雄伟之景(画面)。 问题(5)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大气,坚韧,勇毅。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问题(6)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对比、衬托,用典等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和“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前”可以“识”却没有被“识”,“死后”不能“归”却“魂归来”,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与“青冢”对比,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多么的悬殊!通过 “紫台”,“朔漠”,“黄昏”,“青冢”等这些对比,衬托出了王昭君生前的不幸与孤苦和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画图省识春风面”用了一个典故,写出了王昭君生前在汉宫不被赏识的寥落。 明确:不是。是由当时社会大的政治环境,男权社会的不合理制度造成的。汉元帝时期国力的衰败,皇帝的软弱昏庸无能以及朝臣的不作为,只有靠和亲来缓和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曾有人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 问题(7)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问题(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诗歌是不是含有什么深刻寓意呢?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点拨: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际遇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理想KS系列 KS500 KS600 KS80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理想 SF 9350 9390 9450 925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理想 SF 5450 5350 5250 5050 543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给排水国标图集-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pdf VIP
- 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商业计划书.pptx VIP
-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GOOSESV介绍).ppt VIP
- 理想 ES2561 ES3761C 3791 ES5791 系列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产品试产评估报告(最全、最详细版).pdf VIP
- 博弈论教程(第三版).pptx VIP
- 理想 EV ES 2 3 5 系列速印机零件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