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顺乎世界之潮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顺乎世界之潮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返回 返回 康有为   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主张由光绪亲政,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辛亥革命后,成为保皇党领袖,反对共和制。他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返回 “法者,天下之公器; 变者,天下之公理。”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梁启超的子女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共育有9个子女(5子4女),个个成就非凡。 梁思顺: 从事文学创作 梁思成: 建筑学家 梁思永: 考古学家 梁思忠: 高级军官 梁思庄: 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 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 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 早年从事革命工作 梁思礼: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航天事业一代人返回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 v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为变法流血第一人 返回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主张变法; 提出民主君仆、主权在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严复 (1853——1921),福建侯官人。 * * * * * * * * * *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以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农业文明的夕阳与工业文明的朝霞 当中国的读书人埋头于经书中寻章摘句,远离社会现实的时候;当清帝国的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的时候,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把曾经领先世界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 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乔治·马嘎尔尼团访华庆贺乾隆八十寿辰万里来朝,并协商中英通商事宜。后因英国使者跪拜之礼(焦点是双腿儿跪地呢还是单腿儿跪!),大清重臣和珅同志和英国使者争论长达一月之久,我们敬爱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怒,给乔治三世的回信中如此大放厥词….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愚昧无知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学器物 学制度 学思想文化 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本专题主要内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向何处去 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 逐步深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 派别: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导语 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1)清朝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内忧外患; (2)欧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3)战败的现实惊醒了部分封建士大夫。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2、地主阶级抵抗派 (1)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代表作:《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能及,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 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言语中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