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形成与发展
产业经济学;第一节 产业的形成与分类
第二节 产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两维度分析
第四节 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一、产业的含义
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拓展
产业从本质上说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 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产业具 中“产业”的建义)
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产业结构中“产业”定义)例如,把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直接依赖自然的农作物栽培和牲畜饲养等生产活动称为农业:把采取自然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称为工业,这些产业的生产活动各自都有共同的属性或特征。;关联方式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
国家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
两大部类分类法
农轻重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它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关联方式分为多种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要么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的相似性,要么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等产业均具有各自密切技术关联关系。;
;罗斯托指出,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主导产业的特征: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这类产业往往对国民经济起引导作用,但未必起着支撑作用。;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
这类产业往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撑作用,但未必起着引导作用。
先导产业 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重点产业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科学性。可以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瓶颈产业、基础产业等等。;狭义先行产业是指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这类产业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
广义先行产业包括了先导产业和狭义的先行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
第一阶段: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以机械大工业迅速发展为标志
第三阶段: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进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费歇尔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安全与进步的冲突》 (1935)
;三次产业的划分;(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是指一国(一地)政府为了统一该国(该地)的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更加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该地)的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
特点主要包括:
(1)整体性、广泛性和权威性
(2)强制性和代表性
(3)明确的目的性
(4)使用范围的有限性
(5)科学性;门类(16个),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
A.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含5个大类)
B.采掘业(含7个大类);
C.制造业(含30个大类);
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含3个大类)
E.建筑业(含3个大类);
F.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含2个大类);
G.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含9个大类);;H.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含6个大类);
I.金融、保险业(含2个大类);
J.房地产业(含3个大类);
K.社会服务业(含9个大类);
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含3个大类);
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含3个大类);
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含2个大类);
O.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含4个大类);
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