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①秦的统一 a/b ②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a/b ③秦朝的“三公”制及其职责 a/a 皇帝有权力,也有苦恼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1)皇帝制度的创立 (2)皇帝制度的特点 【材料阅读】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概括出皇帝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 大小皆决于上”。? — —《史记 秦始皇本记》 材料二:“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 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是为夏后帝启”。 — —《史记 夏本记》 可以分析概括出出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讨论分析】历代的皇帝制度是否都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成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 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公”与“奴才”的关系。 皇帝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6年袁世凯的垮台而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7年。 【材料阅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汉武帝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此外,汉武帝还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 材料二:西汉时期,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还是有座位的,但到了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到明朝的时候,丞相只能跪受笔录,后丞相制被取消。 【问题】①宰相与皇帝的权力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讲解】①宰相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明朝时取消宰相制;君权逐渐得到强化。 ②汉武帝为了应对丞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中国古代君主为什么要削弱相权? ②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担任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设立尚书台。 ③除了维护君主绝对权威、防范宰相擅权的因素以外,也有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的因素。有时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政事堂是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唐 朝 ·宋朝 宋朝,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散宰相权力。 ·元朝 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 秦朝:监察体制形成。中央设立御史大夫,在地方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 西汉: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地位仅次于丞相。在地方上,西汉初年废监御史,由丞相随时委派“丞相史” 。汉武帝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一名刺史。 隋唐: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 宋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通判、提点刑狱司等。 元:中央设御史台。还在江南和陕西特设行御史台,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关。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监察地方官吏。 明:在中央设立都察院,取代御史台的职位。 西汉 刺史印 明 监察御史腰牌 【小组讨论】既然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皇权的工具,同时也是制约官僚的一种制度,那么这样的监察制度必然导致一个直接的历史局限:谁来监察皇帝? 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风行的弹劾之制为例,此制度唯有对最高统治者皇帝例外。这种历史局限所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居于监察制度之上的皇帝,只能依赖于个人理性与能力来约束自己。然而人的理性与能力是有限的,皇帝也是如此。这样,非但不能保证皇帝本人不犯错误,也不能保证皇帝始终如一地维护监察制度的正常运行。此外,从比较监察制度的角度来看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