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3-1 北魏孝文帝改革
* 课标要求: (1)了解背景。 (2)归纳主要内容及作用。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 长城-- 农耕文明的防卫线? 两种文明的分隔线?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问题1:根据材料和图片,你能分别描绘长城南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吗? 1.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问题2: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1:北魏何以能在这么多的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呢?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 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 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 2.北魏的建立及北方的统一 讨论2、《黄史·总叙》认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中国之不国也”,“国史之羞也”。还有人认为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统治中原会造成社会的落后。你对这些观点有何看法? 1.北魏初年的统治状况如何? 2.如何处理北方的民族关系? 政治黑暗、负担沉重矛盾尖锐 思考1:你认为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3.社会危机严重 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廓定四表,混—戎华。”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1)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统治危机:北魏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深重危机。 孝文帝改革迫在眉睫,那改革又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北魏统一北方后,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相对恢复和发展; 前期统治者(拓跋珪、拓跋焘)已在一定程度上汉化,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在掌权时期进行了前期改革; 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黄河流域的已有的文明基础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整顿 吏治 巩固统治 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均田制 吏治有所好转、减轻人民负担、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 修改任期,严惩贪官,实行俸禄制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实质:土地国有制) ①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②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限制了土地兼并。③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措施 目的 内容 作用 迁都洛阳 为减轻改革的阻力,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493年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为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利于改革的推进和胡汉文化的融合。 (1)原因:为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2)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3)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4)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全面认识北魏均田制 【重点优化】 (5)影响: ①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③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向封建制的转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 ④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6)与其他新制之间的关系 (1)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 北魏南迁图 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 平城闭塞,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洛阳地处中原,经济发达,是中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避开平城鲜卑保守势力的阻挠 ——迁都洛阳 政治: 1.迁都原因: 经济: 军事: 平城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地理: 平城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重点优化】 (1)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迁都目的: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题目汇总.doc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古诗两首》.ppt
- 人教版必修1,赤壁赋课件.ppt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ppt课件.ppt
- 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ppt
- 人教版必修4 unit 3 Language points in Reading.ppt
- 人教版必修5字词复习2012-11-12.ppt
- 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doc
- 人教版必修2第八课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共35张PPT).ppt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1》PPT课件1.ppt
-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优化策略分析[001].docx
- 海上风力发电场2025年运维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对海上风电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2025年实践教学策略研究综述报告.docx
-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远程医疗设备远程维修体验优化策略分析.docx
- 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事业单位考试预测冲刺考卷含答案.docx
-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远程手术指导优化与用户体验改进研究.docx
-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远程医疗咨询平台慢性病管理优化策略与2025年用户体验报告.docx
- 快消品包装设计2025年可持续发展包装解决方案创新报告.docx
- 2024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模考模拟试题全优.docx
- 2024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基础试题库和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