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银河学校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VIP

江苏省沭阳县银河学校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沭阳县银河学校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5×2分) 1.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 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C. 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农业与官营手工业相结合,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 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5.《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 6.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非常精美,主要原因是( ) ①有最优秀工匠 ②控制最好的原料 ③生产不计成本 ④市场竞争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关于冶金业叙述( ) ①原始社会早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③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④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8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9、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清代 10.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 D.白天在城郊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11、“一宅”、 “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2、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有数目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C.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14、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1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