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大学难就业是扩招的原因还是教育方式的原因
大学毕业难就业---是扩招的原因还是教育方式的原因?
作者:黄焕金 来源:经济学家
【许多人都以为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源于大学扩招,但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中国的大学生人数相对于中国的巨大人口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低比例的。中国的就业问题既存在就业难,也存在有效劳动力就业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体现在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中。为什么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职业学校毕业生还糟呢?显然是因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比大学生更“实用”,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因为,问题不是出在今天的大学生太多了,而是出在大学教育方式的陈旧落后,没有培养出更好地适应现实需要的人才。在大力主张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今天,为什么就没有人提出改变教育方式呢?政府为什么不重视这种结构性的教育问题呢?如果是无效教育,那怕大学生人数较少,就业也不容易(除非象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分配”式就业了)。另一方面,从经济学来说,这种难以就业的教育结果,真是耗费极大而收获极小的典型事例了。耗费了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累去接受无效的教育,最终对这个家庭、对整个社会经济上的负面作用真是难以估量。如果家庭与社会不在这方面浪费钱财,那么家庭与社会还有一些资金用于发展其它方面,而投入于这种无效教育中,除了维护把持着教育权力(如考试权、招生者、编课本权、发各种资格证书权等等)的某些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以外,别无用处了。而人们之所以仍然想要通过这种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以学历文凭的方式对“人才”资格认证的垄断权,使得人们无法选择成本更低而效果更大的教育方式。如果一个人能够只花1万元就可以获得在官办教育中需要花10万元才能获得的学识与能力,但他却没有文凭,国家是否承认他是个人才呢?这正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国家利用各种证书来垄断教育资源,垄断人的成都之路,迫使每个人一定要走官方指定的路线,获得一纸文凭后,才算是人才,才受到国家承认,才能够在国家机构与各种传统意识较强的机构中就业生存。如果这种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那么教育的形式主义无效性就难以杜绝。――黄焕金】
毕业一屁股债 就业犹如镜花水月
你可能不知道的西部贫困大学生现实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亟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永乐馄饨店”,在一块醒目的“用人单位”招牌前,青海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王磊停住了,这家小吃店是他暑假打工端盘子的地方。老板很热情,“小王,到我这边干吧。别人一个月给350元,我给你400元,包吃包住!”王磊没敢应声,拔腿跑了。
4月8日上午,“非公有制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青海民族学院举办,西宁很多大学的应届生都赶来了。
“好不容易读了本科,出来竟是端盘子?”王磊看上去很难过。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他,4年大学的费用几乎拖垮了全家,临到毕业,却不能靠一份满意的薪水还上读大学的“巨债”。
青海省属高校的学生中,像王磊这样家庭年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生,约占半数。
在“读书改变全家命运”的感召下,西部贫困地区的许多农村家庭,不惜透支家庭后几十年的收入供子女上大学。大学学费成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也是惟一的巨额投资。可“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打破了他们的梦,也使两代人深陷债务泥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副主委程苏就此提交了一份西部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专题报告,历数上学贵、就业难,引起了有关高层的注意。
“咱就把自己当一文盲”
在4月8日的非公企业专场招聘会上,本报记者看到了一长串“非传统意义”的用人单位———
天然居菜馆、豪门足浴、排骨面片馆、贾三包子馆、美容美发店、极速网吧……
就业岗位———
导购员、沙锅师、饺子师、点餐员、传菜工、配菜工……
郁金香餐饮服务公司的桌子前挤满报名的女大学生。中年主管扯着嗓子喊:“女生要求1米60以上,当服务员,一个月350元。要会跳舞、唱歌,每表演一次加50元!”
一家家具中心的店铺在招儿童套房的导购员,有六七个女生抢着填表。一个女生和招聘官对话:“你们有没有‘三金’啊?”
“私企都没有,你不知道吗?”“试用期多长?”“这可说不准,得看你表现。”
这女生是平面设计专业,“学校不出名,我也没信心找到好工作,家里再也没办法拿出钱了。”
招聘会上,一个学生劝同学去保安公司,“咱就把自己当一文盲,只要收入能养活自己就成,别想那么多了。”
“和初中生、高中生同样低的工资可以招到大学生,饭馆、餐厅何乐而不为?”阶梯英语公司负责招聘的马主任说,“我最纳闷的是,大学生争当超市收银员!”
“大学逐年扩招,而西部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就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