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pdfVIP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第65 卷第12期 地 理 学 报 Vol.65, No.12 2010 年12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ec., 2010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1,2 1,2 刘彦随 , 李裕瑞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利用1996年、2000 年和2005 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数据,基于GIS 技术和模型方 法,分析了县域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态势及其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①县域耕地面 积和农业劳动力变化均呈先增后减态势。1996-2000 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增长2.70% 和1.40% ;2000-2005 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减少1.51%和8.18% 。②“胡焕庸线”是刻画 中国耕地和劳动力变化格局的重要分界线。沿此线带状区域内因退耕还林造成耕地快速减少, 而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西北部区域耕地快速增加,农业劳动力也在增长;其东南部区域耕地 明显减少,而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更快,二者呈现协调态势。③耕地非农化进程中县域劳动力 转移效率呈下降趋势。1996-2000 年和2000-2005 年,全国分别有447 个和505 个县域的耕地减 少和劳动力转移呈良性变化,90% 的县域劳耕弹性系数(LFEC) 的中位数分别为4.58 和2.97。 ④基于SOM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可将1996-2005 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劳动力变化 的耦合特征划分为9 大类型区。多情景模拟分析表明,2005-2015 年的LFEC 趋势值为2.55。 关键词:耕地变化;农业劳动力变化;劳耕弹性系数;时空耦合关系;中国县域 1 引言 发展经济学认为,推进发展中国家农业和乡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在于转移 [1-3] 农业富余劳动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 的重大战略。据全国农业普查数据:1996-2006 年农业从业人员减少19.42% ,达8253 万人, 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然而,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同时,非农 [4] 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因素造成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1986-1995年中国耕地年 2[5] 2 均净减少395.1万hm ,1996-2006 年年均净减少82.63 万hm 。作为人口与农业大国,中国 [6] 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将威胁世界1/5 人口的可持续食物安全 ,因而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 视。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坚守18亿亩耕地 “红线”。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也是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 容。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业劳动力非农流转和耕地流失理应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区 域单位耕地承载的劳动力数量也应有一个适宜区间。特别是在区域耕地快速减少的同时, 农业劳动力能否随之非农转移,促进劳耕比例的适应性调节,成为保障乡村系统有序发展的 重要前提。现有研究侧重对农业劳动力或耕地变化的单要素分析,如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 [7] [8-9]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