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4-1 喷墨印刷机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
专题4-1 喷墨印刷机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
1 系统概述
大幅面压电式喷墨印刷机是一套数字控制的印刷系统。整个系统分印刷机部分和上位主控PC机两部分,印刷机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印刷机是接收上位主控PC机的指令和图像数据,依据指令和图像数据完成印刷动作,并将自身的工作状态反馈给上位主控PC的设备。印刷机的结构设计如下。
1.1 印刷机的总体结构
印刷机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整个系统分前端控制机、操作面板、喷头驱动、喷头、喷头小车行走单元、卷布单元、供墨单元、电源等组成部分。其中,喷头小车行走单元和卷布单元涉及到机械结构设计,而供墨单元涉及到油墨油路设计。
1.2 前端控制机
前端控制机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芯片,辅以一定的外部电路。完成接收上位控制PC的指令和图像数据、驱动机械系统运动、同步机械运动与图像数据、驱动喷头按需喷墨等工作。其结构见图2。
其中单片机通过串行口与上位主控PC(COM端口)进行通信,用于接收上位主控PC发来的指令,向上位主控PC返回印刷机的状态。单片机也可接收控制面板发出的手动控制指令。
单片机根据指令发出电机运动控制信号,送给电机驱动器,驱动电机运动。单片机接收各传感器发回的状态,依据传感器的状态调整电机的运动以实现精确定位。
图像数据从上位主控PC的并行端口(PPT端口)发给前端控制机中的缓冲单元,并在缓冲单元中进行图像数据格式的简单转换。
单片机同时负责同步图像数据和电机的运动,将图像数据从缓冲单元中读出并发送到喷头,进而控制喷头的点火动作,将画面喷出。
为便于系统调整。前端控制机备有参数存储器,以便适应不同系列、不同规格、不同机械参数的设备的参数调整要求。
供墨单元负责接收装在二级墨盒中的浮子液位开关发回的液位信息,驱动油墨泵从初级墨盒向二级墨盒供给油墨。
1.3 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机制是设计喷墨印刷机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同的数据传输机制决定了不同的系统架构。
考察数据传输机制首先需预估数据流量。喷墨印刷机是一个数据消耗系统,数据消耗的高峰在每行的喷印过程中。每行喷印所需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也反映在这个时段。
为保证喷墨印刷机长时间稳定工作,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和饱和度,提供在印刷过程中对缺陷喷头的一定的容忍度,通常在喷墨印刷机中采用多喷头多次覆盖的印刷方法。此时,考虑数据传输流量时需同时考虑多个喷头的数据消耗。
不同型号的喷墨印刷机采用不同的喷头数,常见的方案有如下三种:
8 喷头,四色,每色两个喷头
16 喷头,四色,每色四个喷头
24 喷头,四色,每色六个喷头
XJ 128喷头为128孔压电式喷头,喷孔间距为0.137mm,垂直于运行方向安装可同时打印128线,形成180 DPI的色带。XJ 128的最高点火频率为4.25 kHz。若要保证喷出的画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备相同的分辨率,必须每隔0.137 mm的运行距离点火一次。若用常规的3200 mm的打印幅宽计算,每个喷头每行最多需点火23358次。XJ 128的每个喷孔在喷墨时对应一个比特的像素数据,一个喷头一次点火需要128比特的数据。
以16喷头的喷墨印刷机为例,如果16个喷头同时点火,则需要16 × 128 bit = 256 Byte的数据准备。如果用4.25 kHz的点火频率点火,每次点火前都更新数据,就需要1.038 MBps的数据传输率。每行需要的数据量为5979648 ≈ 5.7 MB。
考察喷墨印刷机的工作方式,喷印以行为单位,每行喷印的过程中以恒定的速度喷印,此时的数据输出速度必须保证为稳定的最高数据传输率。在每行的行端,喷头小车要进行加减速和换向,要卷动卷布辊进布,以便进行下一行的喷印。如果上位机能够保证以相同的速率传送像素数据,则问题就非常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除非使用实时操作系统,否则上位机不可能保证以均匀的速度传输数据。尤其是考虑到用户操作的方便性和软件界面的友好性,上位机的操作系统通常都采用不具备实时性的通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时必须提供一个缓冲机制,上位机将图像数据以猝发的方式发送到特定的缓冲区,而前端控制机同步喷头小车的运行和图像数据的传输,以均匀的数据传输率从该缓冲区中将图像数据取出并发送到喷头。
最简单的缓冲机制是使用双缓冲区,一个缓冲区负责接收下一行的图像数据,另一个缓冲区负责提供当前喷印行的数据。在喷印到当前喷印行的末端时,当前行的数据已经消耗完毕,此时如果下一行的数据已经准备就绪,则简单交换当前行和下一行缓冲区的指针,即可继续下一行的喷印工作,否则需进行稍许的等待。在这种结构中,上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