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学2004-2009博士入学专业考试试题-2017年10月.doc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学2004-2009博士入学专业考试试题-2017年10月.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学2004-2009博士入学专业考试试题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入学专业考试试题 石油地质学(2004年) 一、 名词解释(3*10) 1、沥青垫: 油气藏中沥青质含量相当富集的含油储层带。 2、溢出点;指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位置点,称为圈闭的溢出点。 3、坡折带;地形坡度发生突变地带。一般可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古地貌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受陡坡带及其坡折和坡脚明显控制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活跃地带) 4、旋光性 :凡具有能够使偏光面发生旋转的特性,称为旋光性。 5、块状油气藏;指一种储油岩体内没被非渗透岩层间隔,仅顶部为非渗透岩层所覆盖,下部全为底水承托,不受岩层层面控制的呈块体形状的油气藏。是碎屑岩胶结类型之一。碎屑颗粒彼此不相接触呈漂浮或游离状分散在填隙物内,这种结构表明碎屑颗粒与基质是同时沉积的。若以杂基填隙物为主,它通常是高密度流(例如浊流、泥石流)的快速堆积的产物。它又称杂基支撑。若以化学沉淀填隙物为主,则是同生期、成岩早期的产物。经过长时间开采而高含水的储层,或水淹层、低阻层失去经济开发价值而被废弃的储层。一般将前陆盆地系统中的深坳陷部分称作前渊。前渊盆地、山前坳陷均属于这一类。整个前陆盆地可分为四个次一级构造带:楔顶带、前渊沉降带、前隆带、后隆带。,被动大陆边缘海相沉积不发育,以陆相沉积为主体; 新生代叠加再生前陆盆地,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变形南强北弱、西强东弱。 中西部中生代前陆盆地缺乏被动陆缘阶段海相烃源岩,陆相煤系烃源岩占主导地位;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叠加、改造控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 A、烃源岩 中西部前陆盆地烃源岩以中生代(部分包括晚古生代晚期) 发育的为主体,这除与较大规模的前陆坳陷或断陷发育有关外,还与当时气候温暖潮湿密切相关。但在部分地区,前陆盆地形成之前和之后发育的烃源岩也可以成为烃源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主要烃源岩,如塔西南石炭2二叠系烃源岩和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岩。   中西部中生代前陆盆地烃源岩以煤系烃源岩为主,主要是湖相、河流2沼泽相,干酪根类型主要是Ⅲ型。烃源岩厚度大(一般200~800m) ,有机质丰度中等—高(有机碳含量均值一般大于1. 5 %) ,主要在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阶段达到生烃高峰,晚期成藏。在较广大地区烃源岩已成熟—高成熟,甚至过成熟,以生气为主,是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新生界较薄的地区烃源岩成熟度较低,以聚集石油为主,如吐哈、鄂尔多斯及准噶尔西北缘;在生烃早期阶段,也可形成一定规模的石油聚集并保留下来。 B、 储盖组合 中西部前陆盆地储集层以河湖相砂体为主,储集条件总体上中等—差。但也有较好的储集层,如库车前陆盆地克拉2 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的砂岩。油气主要受上侏罗统和下第三系两套重要盖层控制,其次受上三叠统、侏罗系内部、白垩系、上第三系等次要盖层控制。盖层条件中等—好,某些地区发育了非常好的盖层,如库车、塔西南前陆盆地第三系的膏盐岩和膏泥岩。油气藏以原生型为主,主要指在生烃高峰期形成的自生自储、近源它储和远源它储式油气藏,如库车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油气藏,鄂尔多斯盆地(包括西缘) 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油气藏,川西上三叠统气藏,吐哈盆地侏罗系油气藏等。其次是油气由于断层切割而“上窜”的次生型,即主要是先期形成的油气藏因后期断裂或剥蚀作用而丧失盖层,油气再运移和聚集形成的次生油气藏,如库车前陆盆地的上第三系大宛齐油藏、川西侏罗系气藏等。 C、 构造叠加变形与油气分布 发育早的继承型或叠合型盆地油气潜力一般最好,如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准南、库车、塔西南、吐哈、柴达木盆地等,多发育多套烃源岩且持续埋藏,晚第三纪达到最大埋深,进入生烃高峰,与晚期定型的圈闭匹配良好。残余型盆地后期抬升遭受剥蚀及褶皱-冲断作用改造,含油气前景受保存条件控制,如鄂尔多斯西缘、川西前陆盆地。中西部前陆盆地近造山带一侧构造变形较强烈,褶皱2逆冲构造成排成带展布,构造样式呈规律性变化。例如库车前陆盆地,自山前向克拉通方向,构造样式依次为叠瓦逆冲断层系、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双重构造、滑脱构造[4 ,与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有关的构造圈闭最有利,前缘斜坡断块(受正断层或逆断层控制) 构造圈闭及地层、复合型圈闭是主要勘探目标。 总之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以下基本石油地质特征:主要烃源岩发育在中生界,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再生前陆盆地中堆积巨厚新生界沉积物的地区,烃源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以聚集天然气为主;叠置沉积物较薄的地区主要聚油。生烃高峰期与构造定型期均晚,因此晚期成藏。储集层以河湖相砂体为主,储集条件总体中等—差。油气主要受上侏罗统和下第三系两套盖层控制。油气藏以原生型为主,次生型为辅。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有继承、叠合和残余3 种叠加类型。发育早、演化长、继承型或叠合型盆地含油气前 景最好,残余型盆地含油气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