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说课稿
课 题: 荆轲刺秦王
指导老师: 杨荣树
系 别: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2009级1班
姓 名:
学 号:
2012年4月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的凭据
(一) 教材: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二)学情: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实在民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作为高一的学生必然也有所耳闻,但对故事的具体原因,情节以及结局,人物等了解不深,只有一个模糊的映像。对荆轲的形象了解也很片面,所以需要教师的补充教导,引导学生进行辨证思考和分析。作为高一的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的阶段,对文言的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多,因此文言知识的解读也显得很重要。
(三)教学: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将根据本课的主要特点,实事求是,立足教材之上,有重点的向学生讲解课文内容,并注意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找回学习中的主动权。
二、教学设计及其理由
总体设计及其理由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教育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矛盾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B、能力训练目标:
(1)鉴赏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欣赏精彩的人物对话、神态描写,体会对比手
法的运用。
C、情感培养目标:
(1)辩证的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会历史唯物主义法,辩证的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切实落实教学,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对文中的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的把握
(2)对荆轲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B、难点:文言现象(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把握
教学方法
A、朗读指导法(各种朗读法交叉使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语言直接的感知,让学生在朗读中从语言层面去理解文意 ,在教学中我将各种朗读法交叉使用,有利于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B、讲授法:教学中教师始终起着带动作用,对于文章中的难点我将主要采取讲授法,提示引导学生攻破难点。
C、自主学习法:此方法将结合讨论法,探究法一起运用,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起讨论探究,开动脑筋,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
为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更好更直接的理解课文,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本文文本内容较长,学生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根据学生的接受速度,安排两个课时能较好的完成教学。
(二)具体设计及其理由
作为一篇记叙散文,与所属单元的其他文章一样,记录的是英雄人物千古流传的佳话。所以对文章背景等的补充必不可少,对故事的主要情节的详细分析,重点渲染,也很重要。所以,朗读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会文章的英雄情怀。
1、教学过程设计及其理由
第一课时
(1)导入(1—2分钟)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介绍背景(1—2分钟)
要了解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意义,必须把他的所做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此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荆轲的概况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
(3)整体把握(1—2分钟)
为了让学生首先有一个宏观意识,让他们在学习部分时能够将部分放在整体之中去更好的理解。我将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音,以及串连文章的结构,分段落。以便于学生把握本篇文章,从整体到部分。
(4)文章分析 (第一课时讲前四段)(30分钟)
第一段请一个同学读,然后分析第一段的六个动词。气势磅礴。将同学引入本课的氛围。然后采用提问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