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7年11月.doc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7年11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大家还记得在一次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吗?  指名学生回答。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划出来。   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中华不振 二、研读“中华不振” (一)理解词语的表面意思 “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吗? (二)扣“中华不振”,感受国家的落后,人民饱受欺凌。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用心读读课文7、8自然段,划出周恩来闯进租界,看到的“中华不振”的句子,作上记号,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重点交流:   ⒈?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你可以抓句子中的词语来谈读后的体会。   提示:大不相同   (1)你读出了哪些不相同?    提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中国的别处会怎样呢?    耀武扬威――本该为民服务    外国人多――把租界当成了自己的国家   (2)看到这样的场面,年幼的周恩来会怎么想?——感情朗读句子   (3)小结:是的,贫穷的中国土地上有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中华不振啊!   ⒉?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1)指名说体会   (2)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 初步感受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3)这里有一组对比十分强烈的词,你找出来了吗?   提示: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3)你知道妇女可能在哭诉什么?   ◆亲人的无辜惨死――被轧死(联系下文中句子)(出示下句“这位……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洋人的惨无人道(抓得意洋洋,他凭什么得意洋洋?他有理由得意洋洋吗?――中华不振!)   ◆巡警的狗仗人势(抓“不但不…反而…” 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正义得不到伸张(“谁又敢怎么样呢?” “谁又敢怎么样呢?”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为什么人民不敢怎样吗?   注意:以上学生谈到一处就结合朗读训练。   (4)导读: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读----(生1)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读----(生2)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读----(生3)   3、这样的事仅仅就在那天发生吗?仅仅是偶然吗?同学们不要凭空猜想,作者把用自己的笔墨,用泣血的文字在告诉大家,读读课文,你能发现吗?   ? (1)“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现在你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了吗?   ? (2)在正义得不到伸张时,善良的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内心的愤怒与无奈,你发现了那充满愤怒却又满带无奈的动作了吗?(提示:紧握拳头)   4、其实当周恩来刚到这里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没处说理去呀,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体会到伯父当时的心情了吗?进入角色体会着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应该怎么来读。   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呀!”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伯父对他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指板书,让生齐答――中华不振!)是的!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哪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啊——  (1)在旧中国的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事,面对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不平等事件,你都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2)交流学生的感受。学生说时,老师提炼,用一句话激情并肯定学生的想法。   同学们,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啊?!  (3)小结:妇女的哭诉;洋人的得意扬扬;巡警的训斥;围观中国人的敢怒不敢言。这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愤怒、同情、悲哀、伤心……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三、立志? 第三部分(第10-1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