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健康幸福的教师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一名健康幸福的教师ppt

教师,认识你自己 卜桦《生之爱》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研究是幸福的——独辟蹊径 享受课堂、享受学生——投入自我 体验生活的美——主动适应 我选择我喜欢——笑对得失 山重水复疑无路——及时调整 快乐:生命中美丽的花朵 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多用几把尺衡量学生 负面结果可轻描淡写 让快乐情绪感染自己 给自己留出一定时间 别给自己乱贴“标签” 塑造充实的家庭生活 结交朋友培养兴趣 6、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 7、保持幽默感 8、要能处乱不惊 9、学会宽恕他人 10、有几个知心朋友 11、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 12、享受你的天伦之乐 13、保持高度的自信心 14、尊重弱者 15、偶尔放纵自己一下 16、有空来 BBS灌灌水 17、常来家中坐坐 18、最后,不要财迷 祝愿 每一位老师都能 健康幸福! *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做一名健康幸福的教师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怎么了? 张老师干教师工作15年了,最近几个月来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最爱和学生们呆在一起的她,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与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学生们凑在一起说话,她听见就心情烦躁,总想躲得远远的。在办公室里,原本爱说爱笑的她也不愿主动和同事聊天了,每天就只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希望谁都不要来打扰自己…… 李老师:“我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丈夫和我经常吵架,由于心中的烦恼无处发泄,我有时便不由自主地拿学生撒气。在教室里我经常板着脸,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是出了错,就更加勾起我的无名火儿,我借机连训斥带挖苦,用词越刻薄越解气。我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郑老师是一位市级优秀教师,一年前因为给儿子买房结婚,经济负担加重,出现失眠、记忆力差、没有食欲,讲课时大脑反应迟钝,有几次无缘无故对同事、学生发脾气。 小杨老师在师范院校上学的时候,对能够成为一名辛勤的园丁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材。可是毕业三年多了,她却发现,教师这一职业并非如她想象中那么美好。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令她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她觉得无力改变每一个学生的命运,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职业本身的意义,逐渐感到厌倦…… 上述这些老师的表现,属于典型的心理枯竭症状 ; 心理枯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病,而教师正是这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 。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极易引起心理枯竭。 患上心理枯竭症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有着窒息般的痛苦; 对教师来说,心理枯竭会使他们经常体验到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抑郁、多疑等消极情绪,并出现虐待学生、配偶和孩子的现象,产生失眠、酗酒、药物依赖甚至自杀问题; 心理枯竭所伴随的成就感降低,还会使他们意志消沉,不再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和进步,延误自身的发展。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枝枝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汽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溶于水后是澄清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他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生气十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因此动不动生气的人很难健康。 一项调查 (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2008) 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是小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小学教师群体内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以下差异: ①地区差异:郊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市区的小学教师; ②性别差异:小学女教师除个别因子外,心理健康问题远比男教师严重; ③年龄差异:各年龄组的小学教师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虑和“其他”(饮食、睡眠)比青年教师严重;而青年教师则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比老年教师严重,呈现明显差异;中年教师始终居中。 ④学科教师差异:担任语文、算术、外语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要比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其中外语教师心理健康最差,体育教师相对最优。 ⑤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差异:该研究表明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仅在躯体化因子上班主任症状显著严重于非班主任。 又一项调查 中学教师的调查 ①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 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 ③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高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相对高一些。 ④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没有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 ⑤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教龄而增高的趋势。 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2007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