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类人员考试复习试题(安全员)
三类人员考试复习试题
(B类:安全生产管理占60%,安全生产技术和法律法规各占20%
C类:安全生产技术占60%,安全生产管理和法律法规各占20%)
单选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1、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时,开挖标准是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2、人工开挖土方时,两个人的操作间距应保持(2—3m)。
3、在临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1m以外/高度不超过1.5m)。
4、对于高度在5m以内的挡土墙一般多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5、出土车轨道终端,必须(安装限制装置)。
6、基坑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工程完毕,进行回填后)。
7、顶管法顶进长度超过(50m)应有预防缺氧、窒息的措施。
8、顶管施工时,坑内氧气瓶与乙炔瓶(不得进入坑内)放置。
9、管道内的照明电信系统一般采用(低压电)。
10、支撑的安装必须按(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顺序施工。基坑检测基准点不应少于(2个)。
11、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能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12、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立杆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但间距最大不应大于(1.5m)。
13、在悬空部位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14、扣件拧紧力矩应为(40—65N·m)。
15、吊索具的许用拉力是正常使用时允许承受的(最大拉力)。
16、起吊设备时,电动卷扬机卷筒上钢丝绳余留圈数应不少于(3)圈。
17、起重作业中,除了(动滑轮)外均可用地锚来固定。
18、使用滑轮的直径,通常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6)倍。
19、汽车式起重机约70%以上的翻车事故是因(超载或支腿陷落)造成的,因此,在使用汽车起重机时应特别引起重视。
20、汽车式起重机的支腿处必须坚实,在起吊重物前,应对支腿加强观察,看看有无陷落现象,有时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会增铺垫道木,其目的是(加大承压面积)。
21、在起重作业中,(禁止)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
22、建筑拆除工程的施工方法有人工拆除、爆破拆除、(机械拆除)三种。
23、拆除施工严禁立体(交叉)作业。水平作业时,各工位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24、两台铲运机平行作业时,机间隔不得小于(2m)。
25、压桩机工作时,非工作人员应离机(10m)以外,起重机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桩按是施工方法分为二大类(预制桩)及灌注桩。
27、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因供料中断被迫暂停时,停机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插入振动器在搬动时应(切断电源)。
塔式起重机的主要参数是(公称起重力矩)。
30、(力矩限制器)能够防止塔机超载、避免由于严重超载而引起塔机的倾覆或折臂等恶性事故。
塔式起重机工作时,风速应低于(6)级。
32、(吊钩保险)是防止起吊钢丝绳由于角度过大或挂钩不妥时,造成起吊钢丝绳脱钩的安全装置。
塔机顶升作业,必须使(起重臂)和平衡臂处于平衡状态。
施工升降机操作按钮中,(急停按钮)必须采用非自动复位型。
35、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适用工作笼(吊笼)沿(导轨架)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用来运送人员和物料的机械。
36、塔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路的距离不得小于(2)m。
37、下列对物料提升机使用的叙述,(只准运送物料,严禁载人上下)是正确的。
38、起升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卷筒上的钢丝绳至少保留(3圈)。
39、多塔作业时,处于高位的塔机(吊钩升至最高点)与低位塔机的垂直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吧不得小于(2m)。
40、在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且严禁拆除,这是因为(横向水平杆是承受竖向荷载的重要受力杆件,又是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的不可缺少的杆件)。
41、脚手架作业层上为支承脚手板在非主节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的要求是(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
42、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设置应满足要求(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深度不小于180mm)。
43、脚手架作业层的脚手板铺设规定为(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不超过120—150mm)。
44、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45、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这是为了(保证连墙件对脚手架起到约束作用)。
46、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连墙件构造规定为(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47、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构造)。
48、剪刀撑的设置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
49、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50、人行斜道的宽度和坡度的规定是(不宜小于0.5m和宜采用1:3)。
51、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52、脚手架搭设时,应遵守:(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ppt
- 七年级历史甲骨文与青铜器4.ppt
-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ppt
- 七下unit7公开课.ppt
- 七年级历史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课件人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课件.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课件.ppt
-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好地理课件_湘教版.ppt
- 七年级地理——————巴西ppt.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