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种及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新型工业化.PDF

煤种及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新型工业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引用格式:任艳娇,杨巧文,赵璐炜,等.煤种及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J].新型工业化,2014,4(5):35-40. DIO:10.3969/j.issn.2095-6649.2014.5.04 煤种及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任艳娇,杨巧文,赵璐炜,杨金华,陈思,赵昕伟,李靖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燃煤固硫技术是控制 SO2 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燃煤灰渣的产 量逐年增加,其利用率却较低,因此,对煤灰的研究利用刻不容缓。本文总结了不同煤种及煤灰成分对燃 煤固硫效果的影响,指出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固硫;固硫剂;综述;煤种;灰成分;利用 Effect of coal type and ash composition on fixed-sulfur technology of coal combustion REN Yanjiao,ZHAO Luwei,YANG Jinhua,CHEN Si,ZHAO Xinwei,LI Jingtao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 , , 100083 ) Abstract :Coal is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in China,the fixed-sulfur technology of coal combus- 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 of controlling the SO2 emissions. With the production of coal ash increases year by year but the utilization ratio is low.Therefore,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ash is imperativ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al types and ash composition on fixed-sulfur technology of coal combustion,and pointing out the trend of ash resource utilization. Keywords :sulfur-fixing;sulfur-fixing agent;review;coal type;ash composition;utilization 0 引言 中国是主要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 上二氧化硫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 2012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知,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117.6 万吨,比上年减少 4.52%。燃煤和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严重导致大气污染、 酸雨和水污染。煤炭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固硫工艺技术可划分为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三种技术 [1-5] 。其中燃煤中固硫技术是一项 适合我国国情的减排 SO2 技术 [6] 。不同的煤种,其含硫量不同,矿物质在煤中的组成和存在形 式不同,因而燃烧特点和对钙基添加剂的适应性不同。国外为了对燃烧产物灰分进行综合利用, 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对煤灰中的成分,对 SiO 、Al O 、粘土矿、 2 2 3 方解石等矿物在灰中的含量及转化研究较多 [7-9] 。笔者在综述目前国内外不同煤种及煤灰成 分对燃煤固硫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煤灰在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批准号:2006BAF02A15-08-03 )资助 究 研 与 计 设 作者简介:任艳娇,(1988-),女,硕士,洁净煤技术 通信联系人:杨巧文,(1963-),女,浙江黄岩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煤炭深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