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烃与卤代烃(复习) 一、烃的物理性质: ①密度:所有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②状态:常温下,C≤4的脂肪烃为气态 ③熔沸点: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烃的类别 通式 烷烃 烯烃 炔烃 苯及其同系 物 CnH2n+2 CnH2n CnH2n-2 CnH2n-6(n≥6) 二、烃的通式: 烷烃<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 含碳量规律: 与氧燃烧所耗的氧量: 等物质的量时: 等质量时: y/x越大,耗氧越多 (x+y/4)越大,耗氧越多 烃燃烧的通式: CxHy + ( )O2 xCO2 + H2O y 2 x+ y 4 点燃 分类 通式 官能团 化学性质 烷烃 CnH2n+2 特点: C—C 烯烃(环烷烃) CnH2n 一个C=C 炔烃(二烯烃) CnH2n-2 一个C≡C 苯及其同系物 CnH2n-6 一个苯基 卤代烃 CnH2n+1X —X (2)各类烃及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稳定,取代、氧化、裂化 加成、加聚、氧化 加成、加聚、氧化 取代、加成(H2)、 氧化 水解→醇 消去→烯烃 三, 1. 2. 3. 1)苯的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 2C6H6+15O2 12CO2+ 6H2O 点燃 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苯的加成反应 (与H2、Cl2) +3 H2 Ni 环己烷 + 3Cl2 催化剂 Cl Cl Cl Cl Cl Cl H H H H H H 4.苯的化学性质 3)苯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 + Br2 Br + HBr FeBr3 + HNO3(浓) NO2 + H2O 浓H2SO4 55~60℃ *硝基苯是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 ⑴可燃性 ⑵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鉴别苯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5.甲苯的化学性质 COOH KMnO4 H+ C H 2)取代反应(可与卤素、硝酸、硫酸等反应) —CH3对苯环的影响使取代反应更易进行 浓硫酸 △ + 3HNO3 + 3H2O 3)加成反应 催化剂 △ + 3H2 已知: 条件一:光照 条件二:FeCl3 +HCl +HCl 四、烃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 结构特点 取代反应(能/否) 加成反应(能/否) 聚合反应(能/否) 烷烃 烯烃 炔烃 苯 全部单键 饱和 有碳碳双键 不饱和 有碳碳三键 不饱和 介于碳碳单 键和双键之 间 氧化反应 (能/否) 燃烧 高锰酸钾 酸性溶液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脂肪烃、芳香烃的来源与用途 主要来源 举例说明 脂肪烃 芳香烃 石油、天然气、 煤 煤焦油、石油 燃料、石油气 炸药、染料等 六、卤代烃的代表性物质有 主要的化学性质(用化学反应式表示) 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 △ H2O 或 CH3CH2Br + H2O CH3CH2OH + NaBr △ NaOH 溴乙烷 CH2-CH2+NaOH CH2=CH2 +NaBr+H2O H Br 醇 Δ 2、消去反应 或 NaOH 醇 Δ CH2-CH2 H Br CH2=CH2 + HBr 卤代烃消去反应的规律: 和卤素原子相连的碳相邻的碳要链接有氢原子 七.本章知识结构(完成下面方程式) CH3CH2Br CH3CH2OH CH3CH3 HC≡CH CH2=CH2 CH2BrCH2Br CH2OHCH2OH ? ? ? ? ? ? ⑦ ⑧ ⑨ ⑩ 11 12 CaC2 13 HC≡CH (1)甲烷的制备; (2)乙烯的制备; (3)乙炔的制备; 八、有关实验内容 (一)几种有机气体的制备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 2.发生和收集装置: (与实验室制氧气,氨气的装置相同) 可用排水法收集 3.碱石灰的作用:反应物,干燥 使用“固+固 气”型的物质制备发生装置. 1. 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 (1).选用“液+液 气”的物质制备装置.(与实验室制氯气,氯化氢的装置相同) (2)用排水法收集. (3)实验注意事项: (1).V(乙醇)/V(浓硫酸)=1:3; (2)烧瓶中加入碎瓷片防止爆沸; (3)迅速升温至170 0c. 1.发生装置:“固+液 气”的制取装置; 2.收集方法:排水法; 3.注意事项: (1)可用饱和食盐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第1套).pdf VIP
-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审题指导与例文).doc
- DBJT15-214-2021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高一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pdf VIP
- 顺丰考勤管理制度.docx VIP
- 投资学 第十一版 博迪 - Investments_11th_Edition_Zvi_Bodie 1038页.docx VIP
- 深静脉血栓(DVT)Autar评分表.pdf VIP
- 施工单位职业健康课件.pptx VIP
- NB∕T 31046-2022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pdf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4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