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气火灾检查表
附件1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B1级以下装修材料内的开关、插座等,必须采用防火封堵密封件或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例如:石棉垫)隔绝 15.断路器保护开关额定容量应与配电线路载流量相匹配 16.固定安装的中央空调、电加热设备等大功率用电器具实际功率应与设计相符 三、施工管理 17.施工单位安装电工、焊工、电力系统调试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照作业规程组织施工,做好记录 18.监理单位应有建筑电气工程专项监理方案,重点节点监理过程应有监理工作记录,并与工程进度相符合 其他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发现的问题 整改意见 一、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 1.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产品,并与实验教学科研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相适应 2.电气线路、配电柜(箱)、实验设备的电气箱应保持完整、干净和状态良好 3..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保护措施完好,导线绝缘层无破损、腐蚀、老化现象 4.灯具的选型应与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5.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加热设备等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保持安全距离 6.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布置电气线路 二、电气安全管理
7.电脑、吹风机、通风柜、干燥箱、马弗炉等电器(除实验需要外)不应长时间通电处于待机状态,应养成实验结束后断电的习惯 8.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不应随意拉接电线 9.设备使用不能超过使用年限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冰箱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 超过16年的必须报废;烘箱、马弗炉、高温管式炉等加热设备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 超过16年的必须报废) 10.不应在场所内为电动车充电,不应停放电动车 11、制定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其他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 检查情况 发现的问题 整改意见
一、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 1.电线、开关、插座、电器设备应选用合格产品,不应超过使用年限 2.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3.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二、电气安全管理
4.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不应随意拉接电线 5.电脑、饮水机、电视机、空调等电器(除冰箱等长电设备外)不应长时间通电处于待机状态,应养成人走断电的习惯 6.不应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在楼梯间、走道、门厅、办公场所等区域,或违规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为电动车充电 7.掌握电气火灾预防和扑救方法
其他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 发现的问题 整改意见 一、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 1.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应选用具有生产许可证或CCC证书的电器产品,并与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相适应 2.电表箱、配电盘(柜)设置的短路、过负荷、漏电等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有效,应定期测试保护功能 3.配电箱内各接线端子导线压接应规范、牢固,接线端子接入导线数量不应超过2根。导线端部无变色、老化现象,金属裸露部分保护措施完好有效,箱内不应堆放杂物 4.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应规范、保护措施完好,不应在导线上悬挂其他物品,导线绝缘层无破损、老化现象。多股铜芯线头应拧紧、搪锡,铜铝过渡应使用专用铜铝过渡接头或搪锡 5.敷设在可燃物上方或有可燃物的闷顶、吊顶内的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密封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 6.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7.电热器具(设备)及大功率电器应与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不应被可燃物覆盖 8.电缆井连通其他区域的孔洞防火封堵应完好,电缆井防火门应锁闭并保持好 9.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时,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保护措施 10.使用移动插座取电时,用电负荷应与既有电气线路安全负荷相匹配,不应违规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不应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二、电气安全管理 11.营业结束时,应切断非必要电源 12.场所内严禁超负荷用电,不准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13.不应在场所内为电动车充电,不应停放电动车 14.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15.应定期维护保养、检测电气线路和电器产品,并记录存档 16.应制定各类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培训,应制定电气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员工定期演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