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书的注解_22142
第七单元古汉语通论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 什么是古注? 简单地说,古人的注释,通常称为旧注或古注。从时间上说,清人和清以前的注释都属于古人注,简称古注。是古代人对前人书籍中字、词、句、段落、篇章等方面的解释。 一、古注概述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原因有二: 第一,这是语言本身的发展决定的。 第二,汉代崇尚经学推动了古书的注解工作。 汉代统一以后,为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做了三件事:独尊儒术,发动民间献书,立五经博士。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十三经”的由来有一个过程:汉代为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后来不断增加,至唐代已有十二经——《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宋代为十三经——加《孟子》。 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一)汉代的注释家及注本 两汉时期的注释家主要有: 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何休、赵岐,服虔、高诱、王逸等。 毛亨:西汉人,注释了《诗经》,称作《毛诗诂训传》,简称《毛诗》。传授侄儿毛苌。时人谓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汉代传授、注释《诗经》的有四家:齐(人)、鲁(人)、韩(婴)、毛(亨)。 齐鲁韩三家从西晋到宋先后失传,现仅存《韩诗外传》六卷,只有毛亨、毛苌叔侄作注的“毛诗”流传下来,现存《诗经》是毛氏所传的本子,故又称《毛诗》。郑玄作笺、孔颖达作疏,就成了《毛诗正义》。 孔安国:西汉鲁人,孔子十一代孙。西汉经学家。据传,汉鲁恭王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孔安国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并为之作“传”,即《尚书传》。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古文,也曾向他请教。 马融: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博通今古文经籍,世称“通儒”。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在儒家经学的发展史上,马融开始了综合各家、遍注群经这种带有开创性的工作,遍注《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其著作多已佚。 何休:东汉时期杰出经学家。董仲舒四传弟子。口讷,不善讲说,门徒有问者,则用书面作答。何休的著作大都散佚,只有《春秋公羊传解诂》至今保存,收入《十三经注疏》。 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少入太学学习,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他遍注儒家经典,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人称“郑学”。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其《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和《礼记注》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赵岐:东汉经学家。所撰《孟子章句》,收入《十三经注疏》。 王逸:东汉文学家。所著《楚辞章句》,是《楚辞》现存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高诱:东汉学者,今河北涿州市人。少时受学于同县卢植。注本有:《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两汉重视古文经学,注重语言文字和名物方面的考释,注文简明朴实,只解释词句,不说空话。形成经学史上著名的汉学学风。汉学学风又称“朴学”。同时,他们离先秦较近,语言隔阂相对较少,而且可以见到许多后人无法见到的参考材料,所以他们的注释多有根据,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也颇受后世的重视,为我们今天阅读古书提供了许多便利。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到了魏晋南北朝,对古书的注解工作出现了两种新情况:一是古注的范围扩大,注释的书籍除儒家的经籍外,对子、史、集部也作了大量的注释工作。如魏王弼《老子注》、晋代郭象《庄子注》; 二是出现了“集解体”注释书,由于同一种古书注家众多,经、史、子各部就出现了“集解体”注释书。如下文要介绍的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范甯(也作“宁”)《春秋穀梁传集解》,等等。 何晏:三国时魏玄学家。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娶魏公主。“美姿仪,面至白”,人称“傅粉何郎”。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主编《论语集解》,流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王弼:三国魏玄学家,笃好老庄之学。著作有《周易注》、《老子注》,《周易注》收入《十三经注疏》。 杜预:出身官宦世家,司马昭执政后杜预渐受重用,先后参与了伐蜀和《晋律》的修订。在最后的灭吴战争中担任西线指挥,为西晋的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述很多。一生酷好《左传》,时人谓之有《左传》癖,他所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范甯:晋时人。少笃学,治经严谨,著有《春秋穀梁传集解》,为今存《穀梁传》最早的注本。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郭璞:晋时人,字景纯。其所注文献很多,如《尔雅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