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姑息医学概览1017_21873
姑息医学概览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陈 钒 课程公用邮箱:hospicebj@ Password: chendaifu 请假及作业请发至: chenfan@ 伯诺利尔(Bonoliel,1978)认为临终患者面对的社会层面的问题,包括: ■ “失去重要角色和关系造成的社会孤立” ■ “人际关系间的未了之事” 医疗照护 日常生活照顾(照顾技能的培训) 经济援助 家庭关系 单位的关心支持 亲友的支持 社区(社会机构)支持 子女、老人的照顾 社会支持方法(1) 协助病人和他的家人创造安全、舒适的家居照顾环境。 了解病人的支持系统,例如通过家庭图了解病人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关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促进病人和家人和谐相处,减少彼此间的遗憾。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宁养医护人员沟通 协调家人做好病人的日常生活照顾,在宁养医护人员的督导下,向照顾者提供科学的资讯。 促成单位、亲友、媒体、社区(居委会)、社会机构(如慈善团体)、民政部门(社保、低保)对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社会支持方法(2) 协助完成病人的未了心事。 协助病人做好后事安排。 必要时提供儿童、老人的照顾。 协助病人达成“爱”与“被爱” 、“宽恕”与“被宽恕” 的需求。 照护措施要符合病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 从病人和家人的愿望出发,最大可能地肯定(挖掘)或实现病人生命的意义。 满足病人的宗教信仰、灵性需求。 为家人提供哀伤支持。 四、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层面的需要 O’Brien (1982) 提出 “灵性是超越物质,思考终极目的与价值。” Speck (1998) 指出提出 “灵性是在某一生活经验中,思考存在的意义。” 台湾“宁养疗护之母”赵可式博士整合多位学者的建议,将灵性定义为 “一个人思考存在的意义,其中包含有人内在丰富的源头和意识体会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困扰的原因 导致出现灵性困扰的原因,常常缘自于: 本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信念体系; 缺少健康的人际关爱; 自我尊严感丧失; 死亡恐惧; 不舍; 心愿未了 个人所预期的死亡意义与其信仰或文化间的冲突,等。 安宁疗护灵性需要评估 —— 台湾卫生机构《安宁住院疗护标准作业参考指引》(2001)之《安宁疗护灵性需要评估及辅导计划》 人类的基本需要(心理学) 医护人员难答的「灵性」问题 病人内心深处的吶喊:(英国 Dr. Derek Doyle) 人为什么生来要受苦?最后要死去? 为什么我这么年轻就要死了? 为什么好人不长命而坏人健康长寿? 上帝在哪里? 保持信仰与否有什么差别? 我的一生有什么可以值得人家记得的? 我活着有什么用? ? ? ? ? ? ? (Doyle D. Jeffrey D.: Palliative care in the Home. NY: Oxford Univ. Press, 2000. pp 71-82) 什么是灵性(精神)?(Spirituality) 具体定义目前众说纷纭,本人从姑息医学角度认为: 一个人的灵性是指他(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所处环境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其生活的主要原则;灵性的需求就像生理及心理需求一样是人性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灵性,灵性来源于心理又高于心理,属于“自我超越”的范畴;灵性的层次和强度(持续力)可以有高有低,但能够使人内心安宁的就是有利的。 灵性不只是宗教或心理问题 研究指出,即使是资深的医护人员,在辨认病人的某个行为言语是否为灵性不安或平安的表现时,一方面以为提到宗教或上帝或生命意义才是灵性议题(过度地被宗教议题代表),另一方面将这些表现诊断为心理社会问题而让他们接受相关治疗。 (Highfield and Cason: Cancer Nursing 1983: 187-192) 灵性的痛苦(Spiritual Distress) 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 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定义为: 一个人生活的主要原则被打破;而这原则贯穿其一生、并凌驾于他的肉体与精神社会本能。 (A disruption in the life principle that pervades a person’s entire being and that integrates and transcends one’s bi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nature) 简言之:一个人遭逢变故,惊觉到他原本从未质疑过的事或道理,“现在已经不再是真的了!”;这个时候所产生“我的世界垮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