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2l
课程改革与教材熏避 V01.322014
浅谈高职《生物化学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
李笑梅,范方舟,王益成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是职教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正确把握地区经济发展与专业定位的关系,深入分析生物制药
行业生物化学技术本课程相关的岗位及核心职业能力,紧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工作逻辑性,对高职《生物化学技术》校本
教材的开发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生物化学技术;校本教材;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内涵建设已成为目 一直以来我校高职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紧密
前职教改革的重点。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行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定位于生物医药方向。生物化学技术
业的发展和革新,开发具有本校和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已变得 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介绍各类生命物质(蛋
十分迫切。 白质、核酸和酶等)分离、制备、纯化、检测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操
所谓校本教材11】,就是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为对象,实现 作技术。无论是基础研发还是生产,生物化学技术都是相关从
学校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有可操作 业人员完成生物制品和生物医药生产等典型工作任务的必备
性的教育和指导的教材。 技术,是实现生物技术产品化的核心技术之一。生物化学技术
1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 是我校高职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故我们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把教育思 在学习职改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分析本课
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媒介,教学改革的种种 程现有教材及教学情况,申报立项编写《生物化学技术》校本教
设想和试验,大多可通过教材建设来体现。目前高职院校教材 材。案例及实训项目的选择均涉及生物医药产品,如基因工程
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虽然各院校编写了 菌生产药物是生物制药最基本的方法,故安排了超声波法破碎
大量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以及非规划教材,满足了高职教育转型 基因工程菌及其后续的分离纯化;抗体制药是现今的一大热
期的教学需要,且有一定借鉴作用,但直接使用却有一定的局 门,因此安排了单克隆抗体的纯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实训
限性,毕竟各院校设备、师资、生源、专业定位、就业方向各有不 中安排阿莫西林胶囊中阿莫西林含量的测定。
同,在满足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时往往显得力不 2.2依托岗位需求,细化掇心技能,整合教学内容
从心。 2013年我校承担了上海市职业教育国际水平医学生物技
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对高职院校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 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项目,其间进行了两次由外资、中外合
职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提 资企业及国内大型生物医药企业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和专业教
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自身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本校实 师共同参与的头脑风暴,确定了本专业高职生面向的职业岗位
际,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及对应核心技能;之后学校又专门举行了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
2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 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来自生物医药行业从事生物制药、
2.1媛务区域经济,突出专业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牧民畜牧业技术需求状况及获取渠道分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pdf
- 产业集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几理研究——基于广东产业集群案例与458家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pdf
- 纳米技术伦理沉思——以纳米制药技术为例.pdf
- 产业升级转型的技术及市场生命周期——以新兴经济的高科技产业为例.pdf
- 冲击及分野——科技因素对自然主义文学在中、日两国传播的影响.pdf
- 冲抓套井技术在水库大坝防渗加固中应用.pdf
- 充电电池批量充放电管理装置研制开发.pdf
- 浅论EVA值在集团企业内部业绩考核管理中应用.pdf
- 浅论顶管技术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研究.pdf
- 浅论科研院所专利分析、科技情报工作及科研工作的结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