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英语 人民邮电出版社 Lesson 13 New Technology Outlook New Words New Words New Words Phrases allude to 提到 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样式单”或“级联样式单” dot-com bubble 网络泡沫 driving force 驱动力 hint at 暗示 information silos 信息窨井 interested party 有关的当事人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富因特网应用 social bookmarking 社会性书签 Phrases social software 社会性软件 social-networking sites 社交网站 software-adoption cycle 软件采购循环 sum up 概括, 总结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技术规范 unique feature 特色, 特点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网民自主创造内容,缩写为UGC Web Feed 网络馈送 Abbreviations XHTML 可扩展超文本标识语言 Extensibl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FOA 朋友的朋友 Friend of a Friend JSON Java脚本对象符号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LAMP Linux+Apache+Mysql+Perl/PHP/Python RRS 真正简单组合,也叫做聚合内容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REST 表现状态传输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RDF 资源描述框架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WYSIWYG 所见即所得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XFN XHTML社交网络 XHTML Friends Network Text 请老师朗读并讲解课文 参考译文 第13课 Web 2.0 Web 2.0指已经出现的第二代基于Web的社区和主机服务——如社交网站、维基和通俗分类——其目标是在用户之间便于协作和分享。该术语在2004年的OReilly Media公司召开的首次Web 2.0会议之后开始流行。虽然这个术语暗示了一个新的万维网版本,但它并非对任何技术规范的更新,而只是改变了软件开发者和终端用户使用网络的方法。提姆· 奥莱理认为,“Web 2.0是计算机行业的商业革命,由把互联网变成平台并且要尝试理解在这个新平台上的成功法则所引起的。” 一些技术专家,特别是蒂姆·伯纳斯-李,对用人们是否能够有意义地使用这个术语提出了疑问,因为Web 2.0的许多技术成分在网络早期已经存在。Simon Fjell早在1994年就用社会网络流监测建立了一个Web 2.0网站。这个网站让学生小组可以监看澳大利亚墨尔本供水管道的水质,以便分享他们在整个水库评估中得到的信息。 参考译文 1. Web 2.0的定义 提到通常表明软件的升级的版本号,术语“Web 2.0”暗示了来自万维网的改进。如博客、社会书签、维基、播客和RSS推送(以及其他格式的多对多发布)、社会性软件、网络应用编程接口(APIs)以及像eBay和Gmail所提供的超越只读网站的重要增值在线网络服务。Stephen Fry(演员、作家和广播员)把Web 2.0描述为“人们头脑中的美好念头而不实际。它实际上强调的是用户和提供者互惠的观点。换句话说,如果你喜欢也可以真正交互,仅仅因为人们既可上传也可下载。” 术语Web 2.0也可以指人们从孤立的信息窨井到相互关联的计算平台的转换,平台的作用就像软件对用户的作用。Web 2.0也包括用户产生和发布内容的社会元素,通常是自由的分享和复用。其结果是增加了网络的经济价值,因为用户可以在线做更多的事情。 参考译文 术语“Web 2.0”的早期使用者把它当作“Semantic Web(语义网)”的同义词。社会网络系统(像FOAF和XFN)与基于标识的通俗分类(通过博客或维基交付)的结合建立了语义网环境的基础。 提姆·奥莱理把Web 2.0看作把网络当作平台并利用其力量(如面向全球听众)的一个商业信念。提姆·奥莱理认为埃里克E. 施密特的删减过的口号“不要对抗因特网”包括Web 2.0的本质——围绕因特网的专有特色建立应用和服务,这与建立应用并希望因特网适合做某一平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1 v2About Computer.ppt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3 v2InputOutput Device.ppt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5 v2Computer Software Basic.ppt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6 v2Programming Language.ppt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7 v2Database.ppt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10 v2Computer Security.ppt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11 v2eCommerce.ppt
- (计算机专业英语)lesson 12 v2Multi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