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管理培训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患者安全管理培训知识

(一)建立全员急救技能培训机制,确定必备急救技能项目,并有相关组织培训机构。 1.建立全员急救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必备急救技能项目表,建立急救技能培训办公室。 2.定期组织全员参加急救技能培训。 3.职能部门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大抽查,并将结果公布全院。 八、加强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 (二)对过敏性休克、火灾、地震、溺水、中暑、电梯事故、气管异物、中毒等应急进行培训和演练,对相关人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 1.定期对过敏性休克、火灾、地震、溺水、中暑、电梯事故、气管异物、中毒等应急进行培训和演练。 2.定期开展对相关人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 (三)医院建立院内抢救车及药品规范管理制度,在规定的地点部署并实施统一的管理。 1.建立院内抢救车及药品规范管理制度。 2.确定地点部署抢救车,放置抢救药品,实施统一规范化管理。 (四)定期对员工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进行考评,建立考评标准及反馈机制。 1.制定员工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考评标准及反馈机制。 2.定期组织全员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进行考评,并将进行科室间对比。 患者安全目标 及患者安全目标主要措施 XXXXX医院医务处 20XX年 一、患者安全目标 一、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达关键信息; 四、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五、提高用药安全; 一、患者安全目标 六、强化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 八、加强医院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 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文化; 十、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对患者安全的影响。 二、患者安全目标主要措施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一)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3.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4.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5.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6.查对方法正确,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持续改进有成效。 (二)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 1.制定文件,明确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医师必须亲自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并记录在病例之中。 2.定期对医师组织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医患沟通培训。 3重点对实施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特殊诊疗或输血、使用血液制品、贵重药品与耗材等时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 4.相关医师知晓并执行率≥80%。. (三)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科、病房、手术部、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科、病房、手术部、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4.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5.科室有转科交接登记。 6.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7.重点部门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持续改进有成效。 (四)提倡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1.对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的患者和科室有明确制度规定。 2.至少在重症医学病房(ICU、CCU、SICU、RICU等)、新生儿科(室)、手术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3.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4.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5.正确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标识,持续改进有成效。 6.使用带有可扫描自动识别的条形码“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五)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等特殊患者应有明显识别标志(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1.制作有明显特点的腕带、床头卡,向相关科室发放,并严格其使用。 2.建立腕带、床头卡、指纹采集等相关记录制度。 3.特殊患者有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