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学第六章课件
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学习要求 明确温病的立法依据 必须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运用 必须掌握解表法的分类,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必须掌握清气法、祛湿法、通下法、清营法、开窍法、息风法的分类及适应证 熟记每一分类中的典型代表方剂 一般了解温病常见兼、夹证的治疗 一般掌握和解法、固脱法。 定义: 温病的治疗,是在温病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明确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制定相应的治法,选用相应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从而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温病治疗核心:确立治法 一、温病治则及确立治法的依据 (一)温病的治则 (二)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一)温病治则 1、一般原则 2、卫气营血治则 3、三焦治则 (二)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 1、审查病邪性质 2、辨别病机变化 3、邪正消长 4、针对特殊症状 5、本症与兼症 6、体质类型 1、审查病邪性质: 风热-疏风散热;暑热-清暑泄热;湿热-祛湿清热;燥热-辛凉甘润;热毒-清热解毒;瘀血-活血化瘀;痰饮-化痰逐饮;积滞-消积化滞。 2、辨别病机变化: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明确病位、病性、邪正虚实。 3、邪正消长: 权衡感邪的轻重,正气盛衰,温病最易伤津应时时顾护津液。 4、针对特殊症状: 神昏-开窍、痉厥-熄风、斑疹-化斑透疹、虚脱-固脱等,总之根据症状分别采用相应的治法。 6、体质类型: 如清泄法于阳虚体质不可过于寒凉,只能清凉到十之六七;若于阴虚体质,则要一清再清,以防灰中有火。 确立温病治则的指导思想 1、邪正关系—立足祛邪,注意扶正 2、整体局部关系—注重整体,着眼局部 3、病与证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知常达变—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温病用温药 温病治疗的要点 温病治疗 核心 确立治法 关键 祛邪 二、温病的主要治法 (一)泄卫透表法 (二)清解气热法 (三)和解祛邪法 (四)祛湿清热法 (五)通下逐邪法 (六)清营凉血法 (七)开窍醒神法 (八)息风止痉法 (九)滋阴生津法 (十)固正救脱法 (十一)外治法 (一)泄卫透表法 定义: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 作用:疏泄腠理,透邪外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主治:温病初起,温邪在表 运用要点: (1)用药多轻清; (2)表热重可加清热解毒药; (3)表郁重可加辛温之品; (4)咳重加化痰止咳药。 运用要点: (1)用药不避辛温; (2)掌握解表寒、祛暑、化湿三个环节。 运用要点: (1)主以芳化; (2)表里湿同治; (3)注意轻开肺气。 运用要点: (1)辛凉与润燥合用; (2)多配伍宣肺止咳、清润化痰。 (二)清解气热法 定义:用寒凉药物清泄气分邪热的治法 作用: 清热泻火 清泄气分邪热 宣畅气机 存津、止渴、除烦 主治: 表邪入里, 气分无 里热外发于气分(伏邪温病) 形邪热 营热转出气分 湿热化燥 运用要点: (1)药用轻清; (2)表未解,佐透表药。 运用要点: 白虎汤加减运用:加人参、加苍术、加桂枝、加薄荷、荷叶(新加白虎汤)、暑盛加清暑药。 运用要点: (1)药用苦寒; (2)热盛津伤宜甘苦合化。 使用清气法注意点: (1)气分有形实邪,不可用; (2)邪未入气分者不宜早用; (3)湿邪未化者不宜单纯用清气法; (4)素体阳虚者,用本法勿过剂。 (5)灵活化裁配合他法。 (三)和解法 定义:以和解、分消、疏透治疗半表半里证的方法。 主治:半表半里证 邪郁少阳,痰湿中阻 邪留三焦,痰湿内阻; 邪伏膜原,湿热秽浊郁滞 运用要点: (1)与小柴胡汤区别:本法用于热重寒轻,兼有暑湿痰热;小柴胡汤用于无湿而胃气不足者; (2)视热与湿之偏重而加减。 运用要点: (1)分消:杏仁开上、厚朴宣中、茯苓导下; (2)热势盛者加清热之品。 运用要点: (1)用药偏温燥; (2)辨证要点在湿浊偏甚。 使用和解祛邪法的注意点: ①清泄少阳法虽有透邪泄热作用,但清热力较弱,只适用于邪热挟痰湿在少阳者,对里热炽盛而无痰湿者不适用。 ②分消走泄与开达膜原二法清热之力较弱,其作用侧重于疏化湿浊,故不能用于湿已化热,热象较著及热盛津伤者。 定义:以芳化、苦燥、淡渗等法祛除湿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