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环渤海浅层地下卤水成因研究.docVIP

山东省环渤海浅层地下卤水成因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环渤海浅层地下卤水成因研究

山东省环渤海浅层地下卤水成因研究   摘要:山东省环渤海地区分布有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在大力开发地下卤水资源的同时,对其勘察研究程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对于地下卤水的成因分析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对全省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研究程度还较低。该文在总结前人资料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综合分析得知,山东省环渤海地区浅层地下卤水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气侯水文条件、古地理环境条件、地质构造条件等几方面。 关键词:地下卤水;成矿条件;形成过程;环渤海 中图分类号: TU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山东省环渤海地区分布有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地下卤水是一种盐类矿床,是人类食盐的来源,是盐化工业的主要原料,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特别是在资源紧缺的今天,地下卤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更是倍受各方关注。近年来有关单位开展了对地下卤水的勘探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部分地区地下卤水的成因做了分析。韩有松从卤水的化学成分分析认为其来源于海水,并从地质角度分析得出可能来源于蒸发浓缩的残留海水的结论[1],同时提出了“陆架平原冰冻生卤”假说[2]。孟广兰[3,4]提出可以用卤水中δD值相对于海水δD值的变化趋势来判断卤水的成因。王珍岩等利用地球化学模拟的方法,认为该地区的浅层地下卤水主要来源于古海水的蒸发浓缩[5]。李伟等从海水冰冻试验与蒸发试验所经历的路径中,Na/CL与Ca/Mg随浓缩倍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认为卤水成因属于蒸发浓缩生卤[6]。本次工作在充分收集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山东省环渤海浅层地下卤水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 1 浅层卤水分布情况 山东省环渤海地区浅层地下卤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滨州市的无棣和沾化,东营市的垦利、东营区和广饶,潍坊市的寿光、滨海经济开发区、寒亭和昌邑,烟台市的莱州等地的滨海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5′~119°50′,北纬37°00′~38°24′,总面积约3000km2(图1)。 2 浅层地下卤水成矿条件分析 地下卤水是一种液体矿产资源,与其他矿产一样,其形成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气侯水文条件、古地理环境条件、地质构造条件,生成于宽阔的海岸潮滩与海积平原,且必须有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及适宜的地理位置、纬度以及与海洋的距离等。 1.1地形地貌条件 山东环渤海地区海岸属于缓慢沉降的泥沙质平原海岸,地形平坦,海岸潮滩宽阔。黄河三角州平原区 地势低平,古河道及现代汊道沟渠密布,决口扇、背河洼地、冲积岛、贝壳堤分布广泛,海岸潮滩宽阔,一般为5~10km,最大达20km,岸滩淤长,在潮滩带有平缓沙坝与宽浅瀉湖发育。莱州湾滨海平原海岸全部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淤积构成,地势低平宽阔,海岸潮滩为粉砂淤泥质,一般宽度在3~4km,滩面平坦,潮滩微地貌发育,在平均高潮线上,常发育平缓沙坝与宽浅的瀉湖,大高潮时,海水可以漫过,瀉湖宽约2~3km,水很浅。地下水径流微弱,适于地下卤水的形成。 1.2 气象水文条件 区内浅层地下卤水主要分布于36°00′~38°28′、东经116°00′~120°00′,距海岸线10~20km的范围内。据研究,自更新世以来该区域内气候日趋干旱,几经变化形成现在的半干旱气候,主要表现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500~2000mm左右,蒸发量达到降雨量的3倍多,有利于卤水的形成。环渤海湾海域也是一个多海潮、风暴潮的地区,加之蒸发量较大,为滨海地下卤水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气象水文条件。 本区除黄河外大多数河流为季节性小河,仅在夏季降水期有径流,对地下卤水的冲淡作用较小。 1.3 古地理环境条件 第四纪全球古气候环境为冰期与间冰期气候交替演变的面貌,全球气候的变化造成海平面的波动,晚更新世以后气候变化尤为突出,无论是从海平面波动幅度、海陆变迁发生的次数,海侵事件的出现频率均大于晚更新世以前的时期。渤海区域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是全球特别是北半球古气候演化历史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性显著。一般划分为5个冰期气候期和5个间冰期气候期。气候变化是晚更新世时期海平面升降的主导因素,由于气候波动幅度大,导致海平面大幅度升降与海陆变迁[2],整个第四纪发生5次海侵,其中晚更新世以来发生3次海侵。(见表1) 表1 渤海区域晚第四纪古气候环境及海侵分布表 1.4 地质构造条件 山东滨海相地下卤水矿床的含卤岩系是由一套海陆交互相松散沉积层组成,是晚更新世以来3次大的海侵后形成的3个海相层,也是山东省环渤海区域内主要浅层含卤层。 地下卤水主要赋存于3个含卤层的青灰色粉细砂及黄灰色含粗砂的细砂中。区内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