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生物传感器课件
(1)呼吸活性测定型——必须是好气性微生物 氧浓度↓ 氧电极 电流值↓ CO2生成 CO2电极 电位值↑ 氧 微生物利用 的被测物质 好气微生物膜 (2)电极活性物质测定型——包括厌氧和好氧微生物 待测物质 固定化 微生物膜 CO2 CO2电极 电位式 H2 铂阳极,Ag2O2阴极 电流式 NH3 氨电极 电位式 H+ 玻璃电极 电位式 还原型辅酶 燃料电极 电流式 4.2 微生物传感器特点 (1)微生物较酶易获得,价格相对较低; (2)稳定性好,连续使用时间可达一个月左右; (3)响应时间比酶传感器长,多数在10分钟左右; (4)特异性较酶传感器差。 4.3 微生物传感器实例 例:谷氨酸传感器 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的反应为: HOOC-(CH2)2-CHNH2-COOH 谷氨酸脱羧酶 HOOC-(CH2)2-CH2NH2 + CO2 (1)传感器制备 大肠杆菌细胞 ↓ 冷冻干燥 ↓ 用水调匀 ↓ 涂布于尼龙网(60目,ф7mm)两面 ↓ 置于CO2电极上 ↓ 外用赛璐酚膜盖住 ↓ 谷氨酸传感器 电极膜(硅橡胶膜) 细胞尼龙网(大肠杆菌) 赛璐酚膜 CO2 电 极 (2)测定原理 (3)主要性能 A.响应时间:5min左右; B.测量范围:10~800mg/L; C.使用寿命:20day。 在无氧条件下 (4)专一性: A.对谷氨酰胺有响应,对其它氨基酸的作用可忽略。 B.葡萄糖7.9g/L、醋酸0.2g/L时,无影响。 C.无机离子影响可忽略。 某些微生物传感器一览表 待测物质 微生物膜 电极 测定范围(mg/L ) 响应时间(min) 稳定性(day) 葡萄糖 P. flourescens 氧电极 5~20 10 14 乙醇 T. brassicae 氧电极 5~30 10 30 醋酸 T. Brassicae 氧电极 10~100 10 20 甲酸 C. butyricum 铂阳极、Ag2O2阴极 1~300 30 30 谷氨酸 E. Coli Sarcina flave CO2电极NH3电极 10~800 20~1000 5 5 20 14 赖氨酸 E. coli CO2电极 10~200 5 14 天冬氨酸 B. Cacaveris NH3电极 0.5~90 5 10 头孢菌素 Citrobacter fenundi pH电极 100~500 10 7 5其他生物传感器 5.1免疫电极传感器 免疫电极(immuno bioelectrode)是以免疫物质(抗原或抗体)作为敏感元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免疫物质的高特异性识别使免疫电极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根据测定过程是否需要标记物可分为直接免疫电极(direct immuno electrode)和间接免疫电极(indirect immuno electrode)。 (1)直接免疫电极——不用任何标记物 例如(设抗体为被测物): 抗体 电信号(电压) 电化学或电学变化 膜电压变化 特点:不需额外试剂,仪器要求简单,操作容易,响应快; 缺点:灵敏度低,因而难以作为标准检测方法 (2)间接免疫电极——需要制备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结合物 ▲利用标记物将免疫反应的信号放大后间接测定抗原或抗体,这类电极称为间接免疫电极,亦称酶联免疫测定法或ELISA法(enzyme linked immunoassay)。 例如(设抗体为被测物): 推测试样中抗体浓度 抗体 ↓固定化酶标抗原膜 抗体与酶标抗原结合 ↓ 改变酶标抗原存在状态 ↓固定化酶标抗原膜←底物 状态改变的酶标抗原催化底物反应 ↓ 反应速度与试样中抗体浓度有关 ↓ 5.2 DNA传感器 DNA测定主要指靶DNA的检测、DNA序列测定和DNA杂交测定。 DNA测定在分子生物学及其基因操作研究、临床诊断、反恐侦检、食品安全、检疫等方面应用广泛。 传统的DNA检测主要依靠膜上分子杂交和电泳,其特点是技术要求高,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 近年来DNA传感器和DNA列阵的出现,使DNA的检测大大减化。 (1)DNA传感器的特点 ①特异性好。 ②稳定性好—离体DNA比蛋白质(酶)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GTJ08-2001-2016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ocx VIP
- 原子结构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沃尔沃-V90 Cross Country-产品使用说明书-2020款 T5 AWD 智尊版-V90CC T5 PZ10GC1-3110819w46V90CC_OMA~Z.pdf
- 16J934-3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常用构造做法.docx VIP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0kV接入系统报告.docx VIP
-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docx VIP
- 典范英语4a Lesson3 The Camcorder课件.pptx VIP
- 高二化学集体备课教案.doc VIP
- DG_TJ 08-2186-2023 降水工程技术标准(正式版).docx VIP
- 新土地管理法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