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技术
刻划等表面工艺 刻划 是在铜制品上刻划线条或下凹的点、面。这应该是在出现了坚硬的铜铁工具之后才能达到,故而春秋晚期出现,战国时盛行。早期刻划纹饰多为点组成,后期多由线、面组成。刻划工艺一开始就以写实手法描绘各种场面,摆脱了神秘、肃穆的早期风格。不少图形线条流畅,刻纹细如毫发,清晰优美。刻划技术也和镶嵌技术结合运用.其代表作如成都出土的战国早期青铜器—宴乐水陆攻战铜壶。 狩猎纹壶(战国早期) 蚀刻装饰 这是一种尚未完全搞清的装饰技术。部分春秋战国的铜剑的剑从(剑身中脊的两侧部分),铜矛矛身,饰有类似菱形的花纹或火焰纹等,肉眼明显可辨,却不是另一种合金的机械嵌错。如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就是由以含有铜、锡、硫、铁、硅等元素的另一种合金蚀刻而成。 越王勾践剑(春秋) 表面合金化技术 部分春秋战国的铜剑的剑从(剑身中脊的两侧部分),铜矛矛身,饰有类似菱形的花纹或火焰纹等,肉眼明显可辨,却不是另一种合金的机械嵌错。如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就是由一种表面合金化技术制成的。 鎏金技术 鎏金,古代称为“金涂”、“镀金”、“涂金”、“流金”等,清朝晚期为了区别于电镀,始称“鎏金”。按其工艺特点,也叫火镀金法或汞镀金法。我国鎏金制品最早出现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也是世界最早的鎏金艺术品,盛行于西汉,2000年来不断发展,至今沿用,如天安门上的金色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字、毛主席纪念堂的金色大字等。 鎏金工艺的大致步骤 第一步,制金汞齐(俗称杀金或制金泥)先将黄金锤打、剪裁成0.1-0.3mm的小碎片,按黄金与水银1:6—8的配比,将黄金在坩埚中加热至600-800°C,取出迅速投入水银,搅拌使黄金全部溶解,将溶液倒入沸腾清水中除去漂浮杂质并冷却,再移人另一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其沉淀物呈泥状,即为“金汞齐”或“金泥”,封存备用。 第二步,制金棍 先制备一根长15cm、直径1~2cm、一头扁平且翘起的铜棒,将铜棒扁平弯头部分蘸乌梅水(或50%硝酸),浸入水银,反复几次,使弯头涂上一层水银。 第三步,涂金汞齐(俗称抹金)先用乌梅水或李干水将铜器洗净,再用金棍扁平弯头部分蘸金汞齐和盐、矾的混合液(或用75%硝酸),均匀地涂抹在铜器表面。然后用头发制成的“发栓”蘸乌梅水或硝酸,将金泥推压均匀。最后用热水冲洗掉残留酸液。 第四步,烘烤(亦称烤黄或开金) 将涂好金汞齐的器物移入炭火炉中烘烤,或用铁丝网盛无烟木炭火靠近器物烘烤。待到有白烟冒起(水银蒸发引起)即停止,然后用硬棕刷拍击,并用棉花轻轻擦去水银珠,或用扇子扇,使水银尽快蒸发。这样反复几次,使加热温度升至400°C左右,见表面颜色由白变为浅黄,再变成金黄,即可冷却。 第五步, 刷洗和压光。用棕刷蘸乌梅水、皂角水或肥皂水轻轻刷洗鎏金表面,使其露出闪亮的金黄色泽。再用玛瑙工具(俗称压子)蘸肥皂水或皂角水,将镀面推压至平整光滑。 一件器物的鎏金加工,往往需要重复涂抹几次金汞齐并烘烤、刷洗和压光,少则四五遍,多则十几遍,直至达到所需厚度和表面光洁度等要求,鎏金处理才算完成。 *鎏银、鎏锡与鎏金类似。如果先制备银汞齐或锡汞齐(将银或锡溶解于水银中而形成的泥状物),则可用上述办法在器物表面进行鎏银或鎏锡处理。 典型青铜器件的铸型工艺 甬钟铸型由甬部铸范、泥芯和钟体铸范、泥芯组成,整个铸型分2段、4个层次,使用范、芯共136块,甬部有可能是分铸再铸接成形的。制型过程中,需用模具12种。 伯各卣的铸造工艺 古代常见的别类铸造方法 叠铸法 叠铸法亦称层叠式铸型铸造法,它是把许多相同的或成对的铸型重叠堆装,用一个共同浇道进行浇注,一次得到几十甚至上百个铸件的铸造方式。这对大量铸造形状相同的器物(标准件)很有用处。 此法始于春秋晚期,战国时用于铸造货币,使叠铸工艺得到长足发展,汉代也用叠铸广泛生产钱币、车马器等。 东汉时期的叠铸工艺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用工艺参数与现存传统叠铸工艺相当接近。叠铸工艺在现代仍用于活塞环、缝纫机零件及齿轮等大批量生产的小型铸件。20世纪70年代,传统叠铸工艺仍在使用,负有盛名的广东佛山铸造业,使用这种技术已长达800多年。 汉代六角承叠铸复原图 铸接 古代分铸工艺,需要将一些分铸铸件连接起来,“铸接”是最早的连接方法。铸接就是将先铸的铸件与下一铸件的型腔连接,浇注后即将二者连在一起的方法。铸接和补铸有类似之处,铸型设计要考虑连接机构,如嵌铸式铸接,有时可用两种成分的金属铸造。 (例:双色剑的铸造工艺) 铸焊、铸铆 铸焊、铸铆是将两个已铸成的部件连在一起。 铸焊 是将熔融的铜合金或铅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视觉 第7章 摄像机成像模型.ppt VIP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docx
- 宠物医院一例猫血栓诊治方案.pdf VIP
- 史铁生的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育才集团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2章平行线 ---纸片翻折问题 专题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江西专用,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_第十四章)【含答案】.docx
- 介绍信 接洽函.docx VIP
- 2025年-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pdf
- 第05讲 平行线中的翻折问题解题技巧(含解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