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房颤抗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房颤抗凝

老年心房纤颤的抗凝治疗 同济咸宁医院 朱金荣 病历报告 患者,男,69岁,因“意识障碍6小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出现房颤,MRI示多发性脑梗塞,怎么抗凝治疗? 心房纤颤(AF)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年龄 房颤 50~59 0.5% 60~69 1.8% 70~79 4.8% 80~89 8.8% 老年AF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最危险合并症之一 与年龄匹配的窦性心律相比 非瓣膜性房颤(NVAF)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5.6倍 风湿性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7.6倍 (NVAF)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年龄 脑卒中 50~59 6.0% 60~69 8.5% 70~79 18.8% 80~89 30.7% 房颤治疗的三个主要目标 室率控制 节律控制(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预防血栓栓塞 抗凝治疗是AF治疗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血栓形成与血流类型的关系 发生在血流缓慢条件下 发生在血流较快条件下 如静脉血栓 如动脉血栓 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 血栓形成与血小板 的激活有关 的激活有关 相应治疗应用抗凝药 可用抗血小板制剂治疗 心房内血流缓慢,与静脉内血栓相同,以抗凝药适宜 抗凝剂与抗血小板药治疗 常用抗凝药 华法林(WF) 肝素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ASA) 氯吡格雷 国际循证医学证据 综合分析指出,华法林减少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和所有血管事件约50%,同时增加出血的机会,但没有颅内出血的报道。 2002年发表的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ATC)荟萃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栓治疗预防脑卒中有效,抗血小板治疗使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下降了1/4。 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推荐意见:(1)对于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以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事件。华法林的目标剂量是维持INR在2.0~3.0(I级推荐,A级证据)。(2)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优于单用阿司匹林(I级推荐A级证据)。 结论1 WF预防AF血栓栓塞效果优于ASA,但出血风险增加,需不断监测INR;ASA不必反复观察凝血指标,故仍被接受。 结论2 75mg/dASA对血栓无预防作用 325mg/dASA可使血栓危险性降低42% 故推荐剂量为325mg/d 指南推荐剂量81~325mg/d 结论3 低剂量WF(INR1.2~1.5)与ASA联合治疗并不可取,其卒中发生和死亡率均较WF常规治疗(INR2.0~3.0)为高,两组出血率相似。 结论4 试验证明,有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高龄(65岁)这四项危险因素之一的患者,如不接受抗凝治疗,年增加4%栓塞发生率。非瓣膜性AF发生合并心衰或冠心病则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将是无危险因素的3倍。 AF患者栓塞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选择 AF患者栓塞并发症危险因素 低危因素 中危因素 高危因素 年龄65~75 年龄大于75 卒中、TIA 女性 高血压 动脉栓塞 甲亢 糖尿病 风湿性瓣膜疾病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人工瓣膜置换术 LVEF≤35%或 FS 25% AF抗凝治疗选择 无危险因素 ASA81~325mg/d 一项中危险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