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指导__高考心理调节及应考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前指导__高考心理调节及应考策略

若遇到细读两遍后仍没有思路的试题,可暂时绕过去,做下面的试题。最后再用剩余时间啃剩下的难题,对剩下的难题也应按照由“较易”到“较难”的顺序去做。总地来说,就是保住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分数,难题上能得一分是一分!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不仅有利于顺利地拿到基本分,增加考分的累积,而且因为“顺利”还会给自己增添信心、稳定情绪,使智力活动恢复正常,从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温馨提示:镇定自若,巧解难题 在考试中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自己熟悉的,总会遇到许多困难。考试中经常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类:一是记忆卡壳,平时会做的题,记得很清楚的知识,忽然忘记了;二是题目难度太大,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遇到困难时首先是不要紧张,因为上述两种情况往往是太紧张、太兴奋造成的。正确的方法是:先放下这些题目,去做一下其他的考题,或者去检查一下前面已经做完的与之相关的或类似的题目,看能否从中找到提示,或者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例题,或者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寻找突破口,以退为进;或者干脆把考试中其他的题目全部做完之后,再把这道题当作一般的练习题来做,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5)做题时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思想静不下来,心神不定,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此时应该尽快静下来认真读题,会做的题一定要准确规范作答,不能因仓促、马虎丢分。二是在某一题上花的时间过多,严重影响对其他题目的解答。无论是难题还是容易题,都力求准确,防止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现象。对答题速度的追求,应该建立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如果对试题的要求、解答方案、解题步骤胸有成竹,便可一气呵成。 (6)严格遵守答题规范。实行网上阅卷的,答案要写在答题纸上,要用2B铅笔填涂,书写时要用蓝、黑色水笔或钢笔。答题时,要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切勿超出黑色边框,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7)尽量做完试题,分分必争。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写,碰碰运气也无妨。在标准化考试中,敢于猜测的考生有时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8)选择题做完后,立即填涂。选择题做完后,立即将答案用2B铅笔认真填涂在答题卡上,避免最后忘记填涂,或因紧张漏涂或错涂。 (二)现场答题时注意的问题 1.简明扼要,答出要点 高考阅卷要求阅卷老师高效率操作。所以,这决定了主观题一般都是采点给分。所以,主观题的回答务必简明扼要,清晰地写出得分点。 2.答出技巧 得高分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其次,卷面上最好不要“开天窗”,哪怕不会做,也可以试着写下一点思路、想法;不要一味地乱做,涂涂改改。 3.重在理解,注意衔接 理综学科中很多大题是由一些小题组成的,实际上有些前面的小题,是后面大题的一个小提示,是命题老师适当降低试题难度的一种方法,也为你答题铺设了台阶。所以在解后一个大题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到前一个小题的启发作用。 (三)两科之间的心理指导及安排 1.摆脱某科失利的阴影 (1)正确评估自己。如果某一科考试失利,首先要对自己近来的学习状况,特别是下一科的考试科目做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估,预测自己在最佳状态下所能发挥出的最高水平,既不盲目乐观,也不低估自己。同时动员和调动全部心理因素认真对待下一科的考试,争取夺得成功。 (2)提前进入下一科的准备。要让大脑开始对下一科中的常用公式、重要定理等“过过电影”,自问自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这样不仅能转移考前的恐惧,摆脱上一科失利的阴影,而且有利于下一科的考试。 2.两科考试之间的心态调整 (1)要学会迅速遗忘。考试结束后,最好是避免与他人对答案。如果有人问自己考得如何,告诉他“还行”就可以了;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待考的科目上。 (2)做好思维转移。一个科目的考试结束后,最恰当的做法应该是马上将这个科目完全放下,让思维和情绪完全卸下对这门课程的负担,并全面转入下一门课程的复习。 3.为下门考试做准备 (1)知识准备。考完一科后,考生应该抽点时间复习下一个科目的内容,注意一下平时不是很重视的地方,看一些公式、定理以及概念,以加强记忆。这时,考生不要强迫自己非得记住什么东西,也不要去想那些大伤脑筋的复杂问题,更不要去钻难题、偏题。 (2)注意休息。在考试间歇抓紧时间休息是必要的,另外,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进行适度锻炼。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再吃午饭。午饭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一下,散散步,听听音乐。这样有助于轻松而高效地投入到下一场考试中去。午睡30分钟到40分钟即可。一定要叮嘱亲人按时叫醒自己,以免考试迟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