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功06.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成功06

* 走向成功 初二(10)班主题班会 四、成功在向你招手。 《走向成功》主题班会导航图 一、人生要有目标。 二、志存高远。 三、行当务实 从三个小女子的故事说起: 一个小女子叫曹南薇。 1968年夏天,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这一年,曹南薇17岁。她患小儿麻痹,按政策不下乡,但是留城也找不到工作。那时还没有个体户。她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 一天,曹南薇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高能物理”的报道。17岁的她竟然心潮起伏。她把报纸剪下来,日思夜想。 她想,高能物理这么重要,我能不能做点什么?反正我找不到工作,在家呆着也没事。 就这样,她不经意地定下了自己的目标。 她开始学习。妈妈看她整天学习,不闹情绪了,就高兴起来,并没有在意她的什么目标。一个17岁的姑娘,还是个孩子,谁会太在意她呢! 她关在家里,一年又一年,初中、高中、大学、专业课程,她都学完了。因为小儿麻痹,影响了她找对象,正好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十年后,到1978年,她27岁时,她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引起了震动。 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想找这个人。那时,一个普通人家里没电话。他们只能按她留给杂志社的地址找到她的家。 一、人生要有目标。 敲过门以后,来开门的是一位年轻姑娘。 来人说:“找曹南薇。” 这位姑娘说:“我就是。” - 来的两个人上下打量着这位年轻姑娘,怎么也不肯相信。高能物理的高水平论文,与眼前这位仅27岁的姑娘,怎么也联系不起来 这两个人说:“你能证明这篇论文是你写的吗?” 曹南薇从床下拉出两个纸箱子,拿出一摞又一摞的笔记。所有这些笔记,都是用印刷厂切下来的二三寸宽的纸边子订起来的。这两个人激动了,手颤抖着,眼睛湿润了。 回去后,立即将她调到了北京。 这就是曹南薇,一个17岁的姑娘,不懈地攀登10年,达到了高能物理的高峰。 她的成功,全在于她17岁那年看到报纸后,为自己定下目标。 多少像她这样的人,因为没有目标,到27岁,甚至37岁的时候仍然一事无成呢? 人生要有目标,这太重要了。 第二个小女子是石家庄的王小平。她比曹南薇更小,——20岁时就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她也像曹南薇一样,从小就确立了目标。 她15岁时,正念高中一年级。学习成绩全班第一,考大学没问题。她却一反常规,提出退学,不念了。 她不想按常规走路,激起轩然大波。老师同学相劝,亲戚朋友相劝,母亲含泪相劝……多少人也阻拦不住她。 她认为常规的教育太耽误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为大学文凭而学,不如为成果而学,不如为实际水平而学。她要把时间留给自己。她要研究成功学,写书。 如果不从常规的角度,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生命的大彻大悟,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大气魄! 结果,她战胜了常规观念,她赢了。四年,她写了两本书。 2000年8月19岁时与王科灵合作出了第一本:《大成奥秘》。 2001年1月,她20岁时,又独立出了第二本:《本领恐慌》。 有的人说,20岁,能写出什么好书?我把她的两本书借给他看,看完,服气了。 20岁的小女子,你不佩服吗? 确立目标的作用重不重要? 20岁算什么,上海的小姑娘杜冰蟾才12岁。为一个目标钻研了4年,也取得了突破性成功。 杜冰蟾12岁时开始研究电脑打字用的汉字全息码。1995年15岁时研究成功。1996年取得国家专利。她成为震惊全国和世界的小姑娘。为推广她的成果,江泽民作出指示。 才15岁的小姑娘啊! 这是第三个小女子。 曹南薇、王小平、杜冰蟾,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女子。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她们确立了目标!!! 年龄不在大小,关键在于目标! 3、毛泽东的故事。 二、志存高远。 1、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人的悲衷。 2、放羊娃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人的悲衷。 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设计人生目标,尤其是较远大的目标,命运将会非常悲哀。 我们这批老师和没考上大学的同龄人比较,时隔几年,是否有了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不是因为念高中时,我们很用功,早晨5点就起来看书,晚上入睡前还要思考白天没想清楚的问题,三年长久积累,使我们考上了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社会高层次人才所至?! 但我们成功全是因为起早贪黑勤奋所至?我记得小时候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都能看见邻居家一位大婶,比我起得还早,她早起当然不是为考大学做准备,而是忙于做饭等家务,她那勤劳朴实的身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位大婶有5个孩子。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