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行为社会技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相关研究-嘉义大学.pdfVIP

幼儿攻击行为社会技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相关研究-嘉义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5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 2016 第 16 期 85 幼兒攻擊行為、社會技巧與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 潘佩妏 翟敏如 崇學國小附設幼兒園 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探討幼兒攻擊行為、社會技巧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關係研究。以臺南市公立幼兒園幼兒為 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研究結果有五:(一)臺南市公立幼兒有低度的攻擊行為,偏高的社會 技巧,父母教養方式以民主威信型佔最多數。(二)男生外顯攻擊顯著高於女生;年齡與攻擊無顯 著差異。(三) 自我控制技巧、交友技巧及自我表現技巧與攻擊行為有部分顯著相關。(四)父親、 母親專制權威型及母親民主威信型與外顯攻擊有顯著相關。(五) 自我控制技巧、交友技巧可有效 預測攻擊行為,其中自我控制技巧對攻擊行為的預測力最大 ,父親及母親專制權威型可有效預 測 「外顯攻擊」。 關鍵詞 :外顯攻擊、關係攻擊、社會技巧、父母教養方式 通訊作者:翟敏如 Email: mjt926@.tw 86 幼兒攻擊行為、社會技巧與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 86 壹、緒論 佛洛伊德認為 0~6 歲是個體性格發展的重要階段,早期的生活經驗及家庭教育中父母教養 方式的適切與否,都對兒童人格和行為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是個體社會化成敗的重要指標 (譚雪晴,2008 )。Kupersmidt 、Bryant 和 Willoughby (2000 )發現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評定 顯示每天有 10%的學齡前幼兒有霸凌行為。同樣,Rigby 和 Slee (1991)指出澳大利亞 6 至 16 歲的學校環境約有十分之一的孩子正在面對霸凌問題。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ychology Association, APA )指出如果曾經歷口出威脅或計畫去傷害他人或有暴力、攻擊行為的經驗,將 可能存在潛在的暴力,因此,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攻擊性較強的行為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Swit 和 McMaughe (2012 )表示儘管有策略可以解決兒童的攻擊行為問題,但是其行為困擾可能會 持續整個童年,並影響孩子的社會和情緒發展。 攻擊行為是幼兒宣洩緊張或不滿情緒的消極方式,對幼兒園教師而言,班上有攻擊性較強 的幼兒,在班級經營上會比較費心,常常聽到其他幼兒告狀,老師必須花很多時間處理衝突 , 對於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若沒有及時加以矯正,會讓他們誤以為暴力是可行的手段,是 可以被接受的,不僅會影響他們的道德發展,而且容易形成後天的攻擊性格(劉忠紅,2012 ) 。有研究發現教師在兒童8 歲所評定的攻擊行為,能夠預測青年早期的學校適應問題,以及 成年時期的長時間失業(Kokko Pulkkinen, 2000 ),因此探討影響兒童攻擊的因素有其必要性 ,有助於成人及早介入提供協助。 黃月霞(1993 )指出具有社會技巧的人能有較好的社會適應,尤其是兒童能透過與他人 溝通避免與他人有身體和語言之間的衝突,例如:打人、推人 。曾瑞真(2000 )指出社會關係 中兒童會培養出與同儕合作、建立友誼、共同分享、表達情感等之社交技巧,反之,如果缺乏 良好的社交技巧,會成為兒童發展過程中的危機因素,Nelson 、Robinson 、Hart 、Albano 和Marshall (2010 )指出最受歡迎的幼兒,除了社交能力最好,不論是關係攻擊或是肢體攻擊或是成為被 攻擊對象的比率都是最低的,相反表現則出現在最常被拒絕的孩子,由此可知,幼兒的社交地 位受到攻擊行為出現的影響。程紋貞(1996)指出社會技巧愈低者,攻擊行為愈高,顯示社會 技巧和攻擊行為有相關。研究指出父母教養對於幼兒人際互動、社會行為皆產生潛移默化的 87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