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在多规合一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环境管理.pdfVIP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在多规合一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环境管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在多规合一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环境管理

丨2016年第3期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在“多规合一”中的 地位与作用 1* 2 3 4 贾滨洋 ,柏松 ,李玫 ,曾九利 (1.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72 ; 2. 西南民族大学,成都 610041 ; 3. 成都大学,成都 610106 ; 4.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81 ) 摘  要  “多规合一”是未来规划编制与管理城市的必然发展趋势。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不仅是探索“多规合一” 的重要技术工具,也是“多规合一”中空间管控的重要内容。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 础核心,是城市开发不能逾越的距离。划定最小生态安全距离是为了满足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正常运转以及环境容量不超载,城市间或城市功能单元间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间隔的最小距 离。利用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划定出的基本规避空间,可以让环规、城规和土规实现统一的空间管控的最 终目标。依靠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能够科学地划定城市布局,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空间管控质量,更 好地实现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 关键词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多规合一;空间管控;资源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X321;TU984         文章编号:1674-6252(2016)03-0025-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68/ki.1674-6252.2016.03.025 Status and Roles of the Minimum Distance for Ecological Safety in Multiple Planning Integration 1* 2 3 4 JIA Binyang , BAI Song , LI Mei , ZENG Jiuli ( 1. Chengdu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engdu 610072; 2.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3.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4. Chengu Institute of Planning Design, Chengdu 610081 ) Abstract: Multiple planning integr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ity planning and the urban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The minimum distance for ecological safety (MDES) offer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technical guidance to realize the multiple ’ planning integration, which combines multi­factors like a city s natural backgrou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afety baselin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social economics to devise specific ecological safety standards for managing different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