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5卷第 1期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V01.35.No.1
2012年3月 JournalofHigherEductionResearch MaL2012
DOI:10.39694.issn.1672-8874.2012.01.026
· 教学改革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 “瓶颈”与改革
赵 伟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智慧之学”和 “为人之学”,但其传统的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
忽视 了哲学批判前导的功能和对人的关注,教材建设也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本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
理念和教材体系,提 出下面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大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人性光辉与批判前导的维度;
二是在教材体系上,实现各部分 内容的创造性重组,并采用史、论、著、比、实有机结合的方式,丰富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瓶颈”;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74(2012)01—0087—05
TheBottleneckandReformsoftheEducationofM arxistPhilosophy
ZHAO Wei
(PoliticsandLawCollegeofCapitalNormalUnwemi~,BejiinglO0048,China)
Abstract:Marxistphilosophyis”thestuayofwisdom”and ”thestudyof behaviour.”Howeverthetraditional
teachingof Marxistphilosophyneglectshteguidingandcriticalfunctionofphilosophy andthesolicitudeformna .The
teachingmaterialsdon’tkeeppacewiht htetime.ThisarticlefocusesOiltheconceptsof educationnadtheteaching
system of Marxistphilosophy,nadhtetworeform measuresareproposed:First,demonstratehtehumanbrilliancenadthe
guidingna dcrifieM functioninhteeducationofMarxistphilosophy.Second,reorganizeandenrichhteteachingmaterials.
Keywords:Marxistphilosophy;thebottleneckofeducation;educationalreform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处于 “显 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特质为
学”地位,各种研究解读著作真可谓汗牛充陈,蔚为大观。 前提与基础,在顺应这些特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构建真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作为当今根本的素质教育亦是开展得 实有效的教学改革。关于这一点,孙正聿先生曾作出过相
如火如茶 ,这不仅仅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是大学生的 当精辟的概括。他认为,哲学是 “向上的兼容性”、 “时代
一 门必修课 ,更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 的容涵性”和 “逻辑的展开性”的统一。首先, “向上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 兼容性”,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淀、结晶和升华,是一种 “建
加强和改革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以使之更好地体 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这就是
现时代的气息,更加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 ,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空分车间安全用电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2024)黔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结构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pdf VIP
- 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通用类).docx VIP
- CNAS-CL02-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docx VIP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考试题.docx VIP
- 地面、墙面、吊顶施工方案汇总.doc VIP
- 新解读《GB_T 23169-2019发制品 教习头》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