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 第十二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资源学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12.1 土地资源分区原则及分区方案 * * 12.1.1土地资源分区的原则 地域分异原则 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地域完整性原则 多级续分原则 12.1.2土地资源分级区划与命名 分级区划 一级区—土地利用区:反映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的普遍性; 二级区――土地利用亚区:反映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特点普遍性下的特殊性。 分区命名 以利应用的原则,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中的一、二级分别以土地利用区和土地利用亚区命名。 土地利用区采用区位(含土地类型)+主要利用类型——相应发展产业三段命名法 土地利用亚区采用区位(含土地类型)+主导利用类型——开发利用方向三段命名法 12.2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 ——农林用地区(简称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除朝阳市外)三省及内蒙古的兴安盟与贝尔盟东北部,共21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95.21万km2,占全国的9.98%。农垦历史较晚,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是我国的重要林区,木材产量占全国的1/2,后备土地资源也较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土地利用特征:土地资源以山地有林地、平原旱地为主。土地利用率高达91.6%,人均已利用土地0.86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是以林地为主,耕地为辅的农林用地结构特征。 12.2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华北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地 ——农业和建设用地区(简称华北区) 位于我国东部中原地带,周边山地丘陵都在海拔1500米以下。行政上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山东、河南、安徽与江苏三省淮北地区,以及辽宁和内蒙古少部分,共426个市县。土地总面积53.06万hm2,占全国的5.56%,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人口稠密,村落密布,是土地开发综合程度和综合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 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是以耕地为主体,园地居重要地位,林牧用地面积较小。区内平原广阔,为我国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开发利用历史早,利用程度高,耕地面积比重大。土地经营较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全区人多地少,加之中、低产田面积大,粮食商品率不高,本区林地面积小,森林覆盖率约在2.5%以下,林业发展缓慢,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12.2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黄土高原旱地、牧草地与有林地 ——农牧林业用地区(简称黄土高原区) 位于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青海湖以东,秦岭、伏牛山以北。包括山西、陕西大部、河南西北部、甘肃中部与东部、宁夏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7%。以耕地利用为主,林地、草地占有较大比重。全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适于农林牧综合发展。陡坡开垦比较严重,加之夏、秋降水集中且强度大,雨水冲刷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差,粗放经营,农作物产量水平低,一般粮食耕地亩产仅100千克左右。森林覆盖率低。解放后虽营造了一些防护林、薪炭林和水土保持林,但因破坏严重,缺林、少林的情况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的改观 %以下,林业发展缓慢,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12.2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 ——农渔和建设用地区(简称长江中下游区) 位于淮河以南,武当山以东,洞庭湖、鄱阳盆地以北。包括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湘、鄂、浙、赣、豫、苏、沪、皖等8省(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2,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以耕地居优势,林地次之,草地较少,是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之一。全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耕地比重大,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为主,经营集约,粮食产量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本区林地主要为农田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草地面积小,以养畜为主。水面宽广,是全国淡水水面最集中的地区,是全国著名的水网地带和淡水养殖业基地 12.2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川陕盆地有林地、旱地与水田 ——农林用地区(简称川陕盆地区) 位于秦岭、大巴山以南,青藏高原东缘以东,武当山以西,四川盆地南缘以北。包括四川大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26%。地处平原农区向山地林区逐渐过渡的林农交错地带,是一个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耕地、林地并重,草地较少的地区。全区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耕地经营集约,产量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稻、麦、棉、油菜、甘蔗生产基地。秦巴山地及盆周山地区耕地较少,以旱地为主,经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