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卫生护理--血液
用离心的方法测得的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40% - 50%女:37% - 48% 血清 如果抽取血液置于试管中不加抗凝处理,血液会自行凝固,静置数小时后,可见凝块回缩,有清澈淡黄色不凝固液体析出。 血浆蛋白的功能 血浆电解质的功能 维持机体组织细胞正常兴奋性 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 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与血浆凝固有关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 2.比重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和血浆蛋白浓度。 正常全血比重为1.050-1.060; 血浆比重为1.025-1.030; 红细胞比重为1.090。 5.血浆渗透压 基本概念 渗透现象: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不同液体,自行发生的水分子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渗透压:溶液所具有的保留水和吸引水分子的能力,是造成溶剂扩散的力量。 影响因素: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淋巴细胞 血小板生理 生理止血 血液凝固 凝血过程: 抗凝系统的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 T细胞: ① 具有细胞免疫功能 ② 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数量:(100-300)×109/L 功能: ①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 参与生理止血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概念: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过程: 小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 血凝 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凝的物质。 Ⅳ+Ⅴ+PF3 X Xa II IIa I Ia 因子Ⅹ的激活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 完全由血浆内凝血因子激活因子Ⅹ的过程。 外源性激活途径: 由因子Ⅲ触发激活因子Ⅹ的过程。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 ① 抗凝血酶Ⅲ ② 肝素 ③ 蛋白质C 抗凝血酶Ⅲ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使Ⅱa、Ⅶ、Ⅸa、Ⅹa、Ⅻa失活 肝素 来源: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作用: ①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Ⅱa的亲和力 ② 激活肝素辅助因子Ⅱ ③ 抑制凝血,加速纤溶 ④ 激活血脂酶,防止血栓形成 蛋白质C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① 灭活因子Ⅴ、Ⅷ ② 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③ 增强纤溶 抗凝意义: 1 正常时防止血管内血液凝固, 使血液保持流体状态 2 血管损伤凝血时使凝血局限在 损伤局部 概念 纤维蛋白被降解液化的过程。 成分:纤溶酶原、纤溶酶、激活物 及抑制物 * * 血 液 血液 红色、不透明具有粘滞性的流体组织 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收缩驱动下,不停循环流动 维持和调节机体各种生命活动 第一节 概述 一、体液与内环境 1.体液的构成 机体内的液体的总称(占体重的60%)。 细胞内液(占体液的 2/3) 细胞外液(占体液的 1/3)包括血浆、组织液、脑脊液和淋巴液等 2.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机体每个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4.血液在内环境稳态维持中的作用 3.稳态:(homeostasis)是指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只能作较小幅度的波动,保持着动态平衡。 物质交换 缓冲作用:包括离子缓冲和热缓冲 感受作用 二、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比容 (hematocrit) 意义:反映红细胞数量的相对值。 血浆(plasma)与血清(serum)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学因子存在。 营养 运输 缓冲 形成胶体渗透压 参与机体免疫 参与凝血和抗凝 3. 粘滞性 是血流阻力的来源。 全血的粘滞性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和其在血浆中分布状态; 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正常人血液相对粘度为4-5;血浆为1.6-2.4。 4.酸碱度 pH为7.35-7.45 取决于: ① 血液缓冲系统 ② 肺排酸功能 ③ 肾排酸保碱功能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内压力和容积的稳定。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即维持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组成 四、血液的主要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 运输和联系作用 维持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调节机体体温 免疫和防护功能 第二节 血细胞 数量: 男 4.5-5.5×1012/L 女 3.8-4.6×1012/L 功能:由Hb来完成。 ① 运输O2、CO2 ② 缓冲pH 血红蛋白正常值: 男 120-160 g/L 女 1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必修一三三指数函数及其性质ppt.ppt
- 北师大版必修一说课.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四四《一次函数的应用》三课时.ppt
-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生活中的变量关系.ppt
- 北师大版必修全套精品:垂直关系.ppt
- 北师大版正弦函数的性质.ppt
- 北师大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年河南省高中数学优质课及教案.ppt
- 北师大版初中九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pt.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共张PPT).ppt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立体几何初步》平面.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