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环系统疾病(本科)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 循环系统疾病:心脏和血管,合称心血管病. [死亡率] 从80年代开始即占人口总死亡率第一位.是常见病. [分类] 一 病因 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 后天性心血管病:冠心病, 高心病, 风心病等 二 病理解剖: 心脏病(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炎,夹层,血栓形成) 三 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脏压塞.高动力循环. 故诊断心血管病需将上述三点列出 例如:风湿性心脏病→病因 二尖瓣狭窄-----病理解剖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 心房纤颤-----病理生理 [流行情况] 住院病人中心血管病增多,构成比例发生变化,逐年增加. 患病率: 高血压:5.11%(50年代) →7.73%(70~80年代) →11.88%(90年代) 接近世界水平 构成比: 50~80年代 风心病 80年代后 冠心病. [诊断]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内容包括侵入性及非侵入性. [预后] 影响劳动力 心脏性猝死: 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 的自然死亡. [防治] 病因治疗:治愈或预防病变的发展. 病理解剖治疗:介入或外科手术(根治) 病理生理治疗:药物(主要),人工心脏起搏,电复律,机械辅助循环,动力性心肌成形术,基因ICD等 康复治疗 [进展] 由于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许多现象得到解释,观念得到更新. 生物物理学及生化的发展,提高诊疗水平 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第二章 心力衰竭 [定义] 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多数情况下: 心肌收缩力下降→CO下降→器官组织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少数情况下: 心肌收缩力, CO正常, 左室充盈压上升→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淤血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 两者均存在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障碍): 概念广,客观检查(+),无症状. [病因] 一 基本病因 (一) 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 冠心病 心肌炎和心肌病: 病毒, 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病. 代谢障碍: vicB1缺乏,心肌淀粉样变性. (二) 心脏负荷过量 压力负荷过重: 左心室→高血压,AS 右心室→肺动脉高压 ,PS 容量负荷过重: 心瓣膜关闭不全→AI,MI 心内外分流 →ASD,VSD,PDA 循环容量增加: 甲亢,贫血, vicB1缺乏 二 诱因 心衰症状出现或加重的因素. 1. 感染: 呼吸道(最重要,常见),最心内膜炎 全身. 2. 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最重要,常见),快速,慢速 3. 血容量增加: 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速. 4.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妊辰,分娩等. 5. 治疗不当. 6.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的疾病,合并甲亢,贫血. [病理生理] 略 [类型] 一 部位: 左心, 右心和全心衰竭. 二 速度: 急性, 慢性. 三 性质: 收缩性, 舒张性. 四 分级 意义: 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评定劳动力,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措施 标准: 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I~IV级 1994年 AHA修改,即主观+客观 主观症状: 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疲乏,心悸.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一 左心衰竭 ( 一)症状 1. 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2. 咳嗽,咳痰,咳血. 3. 乏力,疲倦,头晕,心慌. 4. 少尿及胃功能损害症状. (二) 体征 1. 肺有湿
文档评论(0)